文章解析

sòng
cháo
tiān
guī
chéng
zhāi
shí
zài
jīn
líng

朝代:宋作者:姜夔浏览量:1
hàn
chǎng
zhōng
lǎo
zhuó
lún
zhēn
néng
sǎo
qiān
jūn
nián
nián
huā
yuè
xián
chù
chù
shān
chuān
jiàn
jūn
jiàn
zài
zhōng
fēi
ěr
fēng
xíng
shuǐ
shàng
chéng
wén
xiān
shēng
zhǐ
sān
qiān
shǒu
huí
shī
jiāng
dōng
yún

译文

您是诗坛高手,艺术精湛,功力老到,而且气势不凡,一笔挥出,真有横扫千军之概。年年在花前月下没有空闲之日,处处的山川都害怕见到您。箭射中靶心并非强力所为,风吹过水面自然形成纹理。先生您的诗作只怕是能有三千首之多,把这些佳作惠赠给江东那傍晚的云霞。

逐句剖析

"翰墨场中老斫轮":您是诗坛高手,艺术精湛,功力老到,

# 斫轮:《庄子·天道》:“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疾不徐,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后乃称经验丰富、技艺高超者为斫轮手。

"真能一笔扫千军":而且气势不凡,一笔挥出,真有横扫千军之概。

"年年花月无闲日":年年在花前月下没有空闲之日,

"处处山川怕见君":处处的山川都害怕见到您。

"箭在的中非尔力":箭射中靶心并非强力所为,

# 非尔力:出自《孟子·万章下》云:“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说明飞箭中的,并非强力所致,而在其巧。

"风行水上自成文":风吹过水面自然形成纹理。

# 风行水上:出自《易·涣卦》象辞:“风行水上,涣。”说明风水相逢,并非有意相求,而是不期而遇。

"先生只可三千首":先生您的诗作只怕是能有三千首之多,

"回施江东日暮云":把这些佳作惠赠给江东那傍晚的云霞。

# 回施:回转,给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朝天续集归诚斋时在金陵》是宋代诗人姜夔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对杨万里诗歌创作及其艺术成就予以高度评价的诗作。首联将杨万里比作诗坛老将,盛赞其笔力雄健非凡,在诗坛纵横驰骋,尽显大家风范;颔联以“花月无闲”勾勒出杨万里终年沉浸于创作、无暇他顾的勤勉姿态,又以“山川怕见”巧妙化用拟人手法,凸显其诗歌描绘自然之精妙,令山川都似因之失色,进一步彰显其诗歌创作所取得的斐然成就;颈联借飞箭精准中的与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之景,生动赞誉诚斋诗妙手偶得、浑然天成的独特魅力;尾联则着重赞扬诚斋诗才气纵横、自然天成的特质,将其与李白相媲美,足见对其诗歌艺术造诣之推崇。此诗用典繁富且贴切自然,用语奇特新颖、别具一格,读来朗朗上口,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音乐家

姜夔(1155?~1208),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一生未仕,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客交游,卒于杭州。姜夔精通音律,能自度曲。词喜自创新调,重格律,音节谐美,多为写景咏物及记述客游之作,感时伤事,情调较为低沉。代表作品有《扬州慢》《暗香》《疏影》等。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等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在南宋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年-1188年[此处按淳熙共15年算,原表述1174-1189年,淳熙实际到1189年正月宋光宗即位结束,严谨来说1189年已属光宗时期,这里统一修正为更符合历史阶段的表述]),经萧德藻引荐,姜夔于杭州拜见了诗坛德高望重的前辈杨万里。时光流转,至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初夏,姜夔从合肥前往金陵,再次拜谒杨万里,并为其诗集《朝天续集》题写了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也是一首赠答酬唱诗。介绍了杨万里在诗坛的资深地位与卓越文才,描绘了其诗歌气势沉雄、笔力刚健的特点,体现了杨万里诗歌关注自然景色的创作专长,营造了豪迈奔放的诗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杨万里诗歌成就的高度赞美与由衷敬重。

2. 写作手法

用典:“翰墨场中老斫轮”巧用“轮扁斫轮”典故,《庄子·天道》载: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斫轮,轮扁说桓公读的是古人的糟粕。后因用“轮扁斫轮”比喻难以言传的精湛技艺。诗人在此化用黄庭坚《病起荆江亭即事》中的“翰墨场中老伏波”句式,说明杨万里久在诗坛,名满内外,比喻杨万里文才超卓。拟人:“处处山川怕见君”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川以人的情感,生动道出杨万里诗歌对自然景色描写之精妙,让山川都似因之“自惭形秽”。

3. 分段赏析

首联中“翰墨场中老斫轮”一句,与黄庭坚《病起荆江亭即事》里的“翰墨场中老伏波”在句式上颇为相似。此句意在表明杨万里在诗坛历经岁月沉淀,声名远扬,广为人知。“老斫轮”这一典故的运用,将杨万里超凡的文学才华生动地展现出来。第二句则巧妙化用杜甫《醉歌行》中“笔阵独扫前人军”的意境,凸显出杨万里诗歌气势磅礴、笔力刚健的独特魅力。这一联,或是对前人诗句的灵活化用,或是对典故的巧妙运用,从整体上概括了杨万里诗歌的艺术成就与鲜明特色。颔联“年年花月无闲日,处处山川怕见君”,聚焦于杨诚斋诗歌的主要内容与独特专长。杨万里的诗歌对自然景致情有独钟,前人曾以“斧藻江山,追琢风月”来赞誉他在描绘自然方面的造诣。他在这方面成就斐然,所开创的清新自然的“诚斋体”独树一帜,《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等诗作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此诗的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道出了杨万里诗歌创作在关注自然景色这一方面的显著特点。其中“怕”字的运用,极为精妙,堪称神来之笔,将自然山川仿佛赋予了人的情感,生动地表现出杨万里诗歌对自然描写之精妙,令山川都似因之“自惭形秽”。颈联“箭在的中非尔力,风行水上自成文”同样运用典故,“非尔力”“风行水上”等表述,旨在说明杨万里诗才卓越超凡,写诗作词之时,无需苦思冥想、反复推敲,便能创作出意境高远、文辞优美的佳作。杨万里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描述:“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盖麾之不去,前者未雠,而后者已迫,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诚斋集·荆溪集序》)从这段自述中,可见其创作时灵感如泉涌、才思之敏捷。尾联“先生只可三千首,回首江东日暮云”将杨万里与李白相提并论,极力称颂其诗歌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在用笔上,出句借鉴了欧阳修《赠王介甫》诗中的“翰林风月三千首”,对句则化用了杜甫《春日忆李白》诗里的“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诗人言道,杨诚斋的诗歌笔力华美丰赡,成就斐然,已然超越了李太白,甚至可以“分一些”给杜甫。这自然是夸张之辞,但与整首诗豪迈奔放的风格却相得益彰。

4. 作品点评

全诗用典贴切,用语新奇,流畅可诵,将杨万里诗歌的艺术成就与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读后对杨诗之妙心生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一首合予意,容更详之。

元方回《瀛奎律髓》

# 四句粗豪之气太重,五、六意是而句不工。

清纪昀《瀛奎律髓汇评》

# 第四句即天雨粟、鬼夜哭意。

近代陈衍《朱诗精华录》

# 诗中概括了诚斋的艺术成就、创作风格、表现手法,短短八句,可作一篇诚斋评传读。诗出语爽利,绝无远韵,不类它作。

现代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黄珅《宋诗鉴赏辞典》

# 此诗在白石诗中可称别调,因为他后来摆脱江西作风,出入晚唐,以“清空”独步。而作此诗时,年仅三十七岁,正沉潜于江西诗中。加之此诗乃论赞之体,非写景兴会之作,故更适合以江西派的风格为之。诗中用典的繁富而贴切,运思造语的奇特生新,尤其颈联运用经典中的成语(诗家称此为运用“全语”),都是江西派作诗的不二法门。但此诗流利可诵,无江西诗的拗涩之病。

现代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黄宝华《宋辽金诗鉴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姜夔《郊礼后景灵宫薛谢纪事》

下一篇:宋·姜夔《斋后与金老铦朴翁聪自酌龙进而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