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g
lóng
fàn

朝代:宋作者:姜夔浏览量:1
dié
hán
chuí
dēng
chūn
qiǎn
cōng
cōng
shí
shì
juàn
yóu
huān
shǎo
yǎng
bēi
jīn
jiāng
yān
yòu
yín
hèn
dāng
shí
sòng
jūn
nán
wàn
qián
kūn
bǎi
nián
shēn
shì
wéi
yǒu
qíng
yáng
zhōu
liǔ
chuí
guān
yǒu
qīng
yíng
huàn
duān
zhèng
kuī
jiǔ
xǐng
míng
yuè
xià
mèng
zhú
cháo
shēng
wén
zhāng
xìn
měi
zhī
yòng
màn
yíng
tiān
jiào
shuō
chūn
lái
yào
xún
huā
bàn

译文

已是岁暮,绍兴城中接连不断的响起锣鼓声,家家户户挂起大红灯笼,欢庆丰收,欢度春节,日月如梭,时流似箭。这时夜里仍然寒冷,春意不浓烈,我已游倦,羁游中难有欢快时,纵观上下千年,很是伤感、痛切。江淹再次吟诵起《恨赋》,追忆起当年,在南浦为你送别的情景。乾坤只不过万里,人生也只有百年,此情最苦,我真不想再飘零。扬州曾是那么幽雅繁华的地方,也发生过以歌女换骏马,漂亮姑娘偷窥他人门户那样无聊的故事。都像醉酒醒于明月下一样,犹如梦幻随人间世事后浪推前浪般潮水一样消逝。我也曾写过《杨州慢》《暗香》《疏影》《齐天乐》等那些优美的词和文章,那又有什么用,那又有什么用,到头来、还不是飘零天涯,四海为家。依我说,待到春天来了,倒不如像林逋一样以花为伴侣,打发下半生。

逐句剖析

"叠鼓夜寒":已是岁暮,绍兴城中接连不断的响起锣鼓声,

# 叠鼓:叠为重复,接连不断地击鼓。

"垂灯春浅":家家户户挂起大红灯笼,欢庆丰收,欢度春节,

# 春浅:春意不深不浓烈。,垂灯:挂彩灯准备过年。

"匆匆时事如许":日月如梭,时流似箭。

"倦游欢意少":这时夜里仍然寒冷,春意不浓烈,我已游倦,羁游中难有欢快时,

# 倦游:旅游,羁旅累了,疲倦了,无再游兴趣了。

"俯仰悲今古":纵观上下千年,很是伤感、痛切。

# 俯仰:左右、前后、上下、纵横。《易经·系辞上》载“仰以观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江淹又吟恨赋":江淹再次吟诵起《恨赋》,

# 江淹:南北朝代南朝梁国的文学家,作有《恨赋》《别赋》等著名作品,成语江郎才尽或才因老尽均指此江淹。

"记当时、":追忆起当年,

"送君南浦":在南浦为你送别的情景。

# 南浦:江淹在《别赋》中有句名言“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现把南浦泛指送别之地方。

"万里乾坤":乾坤只不过万里,

"百年身世":人生也只有百年,

"唯有此情苦":此情最苦,我真不想再飘零。

"扬州柳垂官路":扬州曾是那么幽雅繁华的地方,

"有轻盈换马":也发生过以歌女换骏马,

# 换马:是个掌故。意明即无聊生活。,轻盈:这里指体态柔美的女郎。换马:是个掌故。据《异闻实录》记录:鲍生多养歌女,韦生好乘骏马。一日两人相遇,对饮美酒,酒劲发作,商定互换爱好,即以歌女换骏马。意明即无聊生活。

"端正窥户":漂亮姑娘偷窥他人门户那样无聊的故事。

# 端正窥户:端正、整齐、正统、漂亮、美丽,这里指漂亮好看。窥户:偷看人家门户。

"酒醒明月下":都像醉酒醒于明月下一样,

"梦逐潮声去":犹如梦幻随人间世事后浪推前浪般潮水一样消逝。

"文章信美知何用":我也曾写过《杨州慢》《暗香》《疏影》《齐天乐》等那些优美的词和文章,那又有什么用,

"漫赢得、":那又有什么用,到头来、

"天涯羁旅":还不是飘零天涯,四海为家。

# 羁旅:指在外乡飘零。

"教说与春来要":依我说,待到春天来了,

# 教说与:意指可说或依说,教我说。

"寻花伴侣":倒不如像林逋一样以花为伴侣,打发下半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玲珑四犯·越中岁暮闻箫鼓感怀》是宋代词人姜夔的词作。上片以“叠鼓夜寒”与“垂灯春浅”的时空悖论切入,在迎新鼓乐中注入寒士独有的冷寂哲思,“俯仰今古”拓开历史维度,借“江淹又吟恨赋”的时空叠唱,将《别赋》意象熔铸为千古离人的精神回响;下片以“扬州柳”绾合少年风流与中年困顿,“换马窥户”的旖旎记忆与“酒醒梦逐”的现实际遇形成命运裂痕,“文章信美”如金石掷地,道破才士失路的时代困局。全词风格率直爽畅,婉转深沉,意趣高洁,含蕴无限。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音乐家

姜夔(1155?~1208),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一生未仕,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客交游,卒于杭州。姜夔精通音律,能自度曲。词喜自创新调,重格律,音节谐美,多为写景咏物及记述客游之作,感时伤事,情调较为低沉。代表作品有《扬州慢》《暗香》《疏影》等。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等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姜夔一生萍踪浪迹,寄人篱下,既困于仕途蹭蹬,又苦于清贫自守。绍熙四年(1193)隆冬时节,这位白衣卿相孤身寓居山阴(今绍兴),但见邻舍箫鼓喧阗迎岁,独对寒窗素笺凝墨,遂将半生飘零之悲与佳节欢庆之景熔铸于词章。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身世咏叹词,全词以通过“叠鼓欢庆”与“倦游身世”的感官对立,熔铸江淹恨赋、南浦送别等历史意象,展现天涯倦客的立体愁思。将个体漂泊之苦升华为南宋布衣文人群体的精神图谱,彰显姜夔词幽韵冷香,骚雅化俗的审美特质。

2. 写作手法

用典:“江淹又吟恨赋,记当时,送君南浦。”引用江淹所恨之意,另加上一句江淹的《别赋》中的“送君南浦”句言,恨什么伤什么不用言明,根据江淹的恨和伤就可明了;江淹已逝六百年,“又”字却将词人置于与古人共时的精神场域。这种“古今同吟”的修辞策略,使典故不再是静态的符号。

3. 分段赏析

开篇三句摹写岁暮物候:“叠鼓夜寒,垂灯春浅,匆匆时事如许”。以“叠鼓—垂灯”的视听交织勾勒迎新图景,却在“夜寒—春浅”的时空悖论中暗藏冷韵。“倦游”二句陡转笔锋,将时空维度拓展至“俯仰今古”的哲学层面,为下文蓄势。继而化用江淹典故尤见匠心:“又吟恨赋”既指涉《别赋》“送君南浦”的经典场景,更通过“又”字建构时空叠影——词人穿越六百载与江淹共奏恨曲,将个体离愁升华为亘古文人的精神共鸣。“万里乾坤”三句如金石掷地,以乾坤之浩渺反衬身世之微茫,将“此情苦”铸成江湖文人集体的命运印章。下片“扬州柳”五句看似宕开笔墨,实则以“扬州柳”绾合冶游记忆,“换马—窥户”的旖旎意象折射出江湖文人的生存悖论:纵有周邦彦“纤手破新橙”的风流才情,终难逃“酒醒梦逐”的现实际遇。至“文章信美”句如孤鹤唳天,将“才士失路”的价值追问推向高潮——当雕龙绣虎之笔仅换得“天涯羁旅”,便道尽南宋江湖词派“才命相妨”的集体困境。结拍“寻花伴侣”看似超脱,实则以反讽笔法揭破文人宿命:所谓“伴侣”不过是精神流亡中的镜花水月,愈显“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的生存荒诞。

4. 作品点评

此词兼具豪放词的磊落气魄,笔调直率爽畅,情感如奔涌江河般欢快倾吐,更以大胆笔触直抵社会肌理。然姜夔遣词造句却独树一帜——含而不露、放而不肆,于婉转深致中见高洁意趣,于清雅风骨间藏无限含蕴。全词如空谷幽兰,虽不事张扬,却于留白处让读者神思翩跹,所谓“使人神观飞越”之境,大抵如此。这种刚健与幽微的精妙交融,恰是姜夔词作超越流俗的艺术魅力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家大人云:与清真之“斜阳冉冉春无极”,同一风格。

近代梁令娴、刘逸生《艺蘅馆词选》

# 字句与前数调异而名同。

清先著、程洪《词洁辑评》卷四

# 音调苍凉,白石诸阕惟此篇词最激,意亦最显,盖亦身世之感,有情不容已者。

清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三

# 与清真之“斜阳冉冉春无极”,同一风格。

近代梁启超《饮冰室评词》

# “文章信美知何用,漫赢得天涯羁旅”,二句浅薄。白石不应作此类语。此介存所以讥其貌为恬淡而实热中也。

现代吴世昌《词林新话》

# 起三句,扣题。“倦游”四句,“倦游”是一层,“欢意少”又是一层。总之,俯仰宇宙,本以抑郁寡欢,何堪又吟《恨赋》,忆当时别况耶?“万里”三句,言空间虽大、时间虽久,而于此混沌渺茫之中,惟此一点不变之情足以苦人耳。收缩“万里”“百年”于方寸之间,则此情之厚、此苦之深,断可知矣。过片谓彼美虽“轻盈”“端庄”,然当月下酒醒,旧梦亦逐潮声而去矣。此亦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之感。“文章”二句,沉痛。“教说与”二句,质直中见深婉,执拗得妙,痴顽得妙,以见此“要”字乃从肺腑中来,当知此所要之“寻花伴侣”,即南浦所送之“君”,故非要不可也。

现代沈祖棻《宋词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姜夔《除放自石湖归苕溪》

下一篇:宋·姜夔《答沈器之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