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鼓夜寒":寒夜中传来连绵的鼓声,
# 叠鼓:一阵又一阵接连不断的鼓声。叠,重复。
"垂灯春浅":灯笼低垂,春意未浓,
# 春浅:春意不深不浓烈。,垂灯:挂彩灯准备过年。
"匆匆时事如许":岁月竟如此匆匆流逝。
"倦游欢意少":羁游中难有欢快时,
# 倦游:旅游,羁旅累了,疲倦了,无再游兴趣了。
"俯仰悲今古":纵观上下千年,很是伤感、痛切。悲凉的愁绪积于心中如何发泄。
# 俯仰:左右、前后、上下、纵横。《易经·系辞上》载“仰以观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江淹又吟恨赋":江淹曾作《恨赋》抒恨,
# 江淹:南北朝代南朝梁国的文学家,作有《恨赋》《别赋》等著名作品,成语江郎才尽或才因老尽均指此江淹。
"记当时":我亦如他当年,
"送君南浦":在南浦送别故人般愁绪难解。
# 南浦:南北朝代南朝梁国的文学家,作有《恨赋》《别赋》等著名作品,成语江郎才尽或才因老尽均指此江淹。
"万里乾坤":乾坤只不过万里,
"百年身世":人生也只有百年,
"唯有此情苦":此情最苦,我真不想再飘零。
"扬州柳垂官路":扬州曾是那么幽雅繁华的地方,
"有轻盈换马":也发生过以歌女换骏马,
# 换马:是个掌故。据《异闻实录》记录:鲍生多养歌女,韦生好乘骏马。一日两人相遇,对饮美酒,酒劲发作,商定互换爱好,即以歌女换骏马。意明即无聊生活。,轻盈:这里指体态柔美的女郎。
"端正窥户":漂亮姑娘偷窥他人门户那样无聊的故事。
# 窥户:偷看人家门户,指情遇之事。,端正:面貌端正的美女。
"酒醒明月下":都像醉酒醒于明月下一样,
"梦逐潮声去":犹如梦幻随人间世事后浪推前浪般潮水一样消逝。
"文章信美知何用":我也曾写过《杨州慢》《暗香》《疏影》《齐天乐》等那些优美的词和文章,那又有什么用,
"漫赢得":到头来,
"天涯羁旅":还不是飘零天涯,四海为家。
# 羁旅:指在外乡飘零。
"教说与春来要":依我说,待到春天来了,
# 教说与:意指可说或依说,教我说。
"寻花伴侣":倒不如像林逋一样以花为伴侣,打发下半生。
南宋词人、音乐家
姜夔(1155?~1208),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一生未仕,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客交游,卒于杭州。姜夔精通音律,能自度曲。词喜自创新调,重格律,音节谐美,多为写景咏物及记述客游之作,感时伤事,情调较为低沉。代表作品有《扬州慢》《暗香》《疏影》等。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等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感怀词。描绘岁暮闻箫鼓,上片借景感怀身世、抒发哀愁,下片忆昔叹今,展现文才难展、身世飘零之苦,词风率直婉转,含蕴丰富,引发共鸣。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叠鼓夜寒,垂灯春浅,匆匆时事如许”,前两句描绘除夕夜鼓寒夜敲响、华灯初上却春意尚浅的景象,营造出热闹又清冷的氛围,后一句“匆匆时事如许”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融入其中,景中含情,情因景发,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词人在岁暮之际复杂惆怅的心境。用典:引用江淹的《恨赋》与《别赋》,“江淹又吟恨赋,记当时,送君南浦”,借江淹已有的伤怀愁绪,以“又吟”自拟,含蓄且深刻地表达自身浓重的感伤,让情感更具历史纵深感。直抒胸臆:“文章信美如何用,漫赢得,天涯羁旅”,词人直接道出内心愤懑,自己文章虽美却无用武之地,空落得一生漂泊天涯的境遇,毫不掩饰地抒发了怀才不遇之感,让读者直击其内心的痛苦与牢骚,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对比:过片回忆“扬州柳垂官路,有轻盈换马,端正窥户。酒醒明月下,梦逐潮声去”的扬州年少风流,与当下“文章信美知何用,漫赢得,天涯羁旅”的怀才不遇、身世漂泊对比,往昔欢乐衬如今失意,强化了愁绪。
3. 分段赏析
开篇三句,将岁暮景象徐徐展开,“叠鼓夜寒,垂灯春浅”,对仗工整,既勾勒出除夕夜鼓敲响、寒夜笼罩,华灯垂挂、春意初显的年节氛围,又于热闹中渗出丝丝清冷之意,紧接着“匆匆时事如许”,一声喟叹,把对时光飞逝、世事变幻的感慨顺势带出。随后“倦游欢意少,俯仰悲今古”,直白袒露内心情绪,因长期漂泊、游历四方而心生倦怠,欢愉渐少,俯仰之间,古今兴衰之感涌上心头,悲伤难抑,便借词抒发。“江淹又吟恨赋,记当时,送君南浦”,引用江淹典故,江淹笔下的恨意本就深沉,再添《别赋》中“送君南浦”的离别愁绪,姜夔以江淹自比,一个“又吟”,跨越时空,诉尽自身浓重感伤。进而“万里乾坤,百年身世,唯有此情苦”,以开阔之语,将视野拓展至万里天地、回顾自身百年境遇,强调这“情”字,囊括别情、历年人生遗憾,内涵深远。下片笔锋一转,“扬州柳垂官路,有轻盈换马,端正窥户。酒醒明月下,梦逐潮声去”,如电影回放,重现青年时于名都扬州、歌馆柳巷的风流快意,出入其间,美人相伴,可如今酒醒,唯见明月高悬,往昔如梦,随潮声消逝,满是回首往昔的感慨怅惘。思绪拉回现实,“文章信美如何用,漫赢得,天涯羁旅”,姜夔多才多艺却屡试不第,一生坎坷,靠友人接济漂泊四方,深知才士失意之苦,不禁发出这般长叹,失意愤懑如决堤洪水,奔涌而出。末了“教说与春来要,寻花伴侣”,无奈尽显,在这有才难施的时代,词人空有满腹才华,却只能四海飘零,牢骚满腹后,只剩自嘲,言下之意,既无用武之地,不如寻花作伴,弃笔养花,将时代对文人的压抑、个人的无奈宣泄得淋漓尽致。
4. 作品点评
全词风格兼具率直与婉转,既直抒胸臆、倾吐心声,又用词含蓄、情感深沉。意趣高洁清雅,情思蕴含丰富,不着痕迹地留白,给读者留下广阔想象空间,耐人回味。
# 字句与前数调异而名同。
清先著、程洪《词洁辑评》卷四
# 音调苍凉,白石诸阕惟此篇词最激,意亦最显,盖亦身世之感,有情不容已者。
清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三
# 与清真之“斜阳冉冉春无极”,同一风格。
近代梁启超《饮冰室评词》
# “文章信美知何用,漫赢得天涯羁旅”,二句浅薄。白石不应作此类语。此介存所以讥其貌为恬淡而实热中也。
现代吴世昌《词林新话》
# 起三句,扣题。“倦游”四句,“倦游”是一层,“欢意少”又是一层。总之,俯仰宇宙,本以抑郁寡欢,何堪又吟《恨赋》,忆当时别况耶?“万里”三句,言空间虽大、时间虽久,而于此混沌渺茫之中,惟此一点不变之情足以苦人耳。收缩“万里”“百年”于方寸之间,则此情之厚、此苦之深,断可知矣。过片谓彼美虽“轻盈”“端庄”,然当月下酒醒,旧梦亦逐潮声而去矣。此亦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之感。“文章”二句,沉痛。“教说与”二句,质直中见深婉,执拗得妙,痴顽得妙,以见此“要”字乃从肺腑中来,当知此所要之“寻花伴侣”,即南浦所送之“君”,故非要不可也。
现代沈祖棻《宋词赏析》
# 家大人云:与清真之“斜阳冉冉春无极”,同一风格。
近代梁令娴、刘逸生《艺蘅馆词选》
上一篇:宋·姜夔《春日书怀四首其一》
下一篇:宋·姜夔《贺张肖翁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