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溪杨声伯典长沙楫棹":长溪人杨声伯任职于长沙,
# 典长沙楫棹:任主管长沙水上船舶的官职。,杨声伯:长溪人,姜夔好友,生平不详。,长溪:古县名,在今浙江霞浦县南。
"居濒湘江":居住在濒临湘江的地方,
# 湘江:水名。源出广西省,流入湖南省,为湖南省最大的河流。
"窗间所见":从窗户上望去,
"如燕公、":景色如同燕公、
# 燕公:宋代姓燕的名画家有燕文贵,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精于山水,见刘道醇《宋朝名画录》。又有燕肃,益都(今山东益都)人,工山水寒林,《宋史》、《图绘宝鉴》均有传。
"郭熙画图":郭熙的山水画一般,
# 郭熙:五代北宋间人,善山水寒林,见《宣和画谱》。
"卧起幽适":起居十分幽雅自在。
"丙午七月既望":丙午七月十六日,
# 既望:农历十六日。赵景鲁、,丙午: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年)。
"声伯约予与赵景鲁、":杨声伯约我和赵景鲁、
"景望、":景望、
# 景望:被约的同游人。
"萧和父、":萧和父、
"裕父、":裕父、
"时父、":时父、
"恭父":恭父,
# 恭父:萧和父、裕父、时父、恭父等均为萧德藻的子侄,姜夔妻子的兄弟辈。
"大舟浮湘":乘大船同游湘江,
"放乎中流":行至江心,
"山水空寒":但见山野空阔,江水清寒,
"烟月交映":烟雾月色交相辉映,
"凄然其为秋也":一派萧瑟的秋光。
"坐客皆小冠綀服":船中坐客都头戴小帽、身着布衣,
# 綀服:粗布衣。綀,粗麻织成的布。
"或弹琴":有的弹琴,
"或浩歌":有的高歌,
"或自酌":有的饮酒,
"或援笔搜句":有的提笔写诗。
"予度此曲":我创作这首曲子,
"即念奴娇之鬲指声也":乃是《念奴娇》的鬲指声,
# 鬲指:即隔指,古音乐术语,谓萧管或笛子声间隔一孔。
"于双调中吹之":改为双调吹奏。
"鬲指亦谓之":鬲指声也叫“
# 鬲指:即隔指,古音乐术语,谓萧管或笛子声间隔一孔。
"过腔":过腔”
"见晁无咎集":见于晁无咎词集。
# 晁无咎:即晁补之,无咎是他的字。
"凡能吹竹者":凡是能吹奏竹笛的人,
"便能过腔也":就能过腔。
"五湖旧约":曾在太湖相约,
# 五湖:此指江苏太湖。
"问经年底事":问这一年发生了何事?
# 底事:何事。
"长负清景":长久辜负了这清美的景色。
"暝入西山":太阳落入西山,
# 暝入西山:谓暮色进入西山。暝,日落。
"渐唤我":渐渐听见有人呼唤我,
"一叶夷犹乘兴":大家悠闲自在地坐在船上。
# 夷犹:从容自在。
"倦网都收":劳累的渔民大都收网回家了,
"归禽时度":水鸟按时归巢,
# 时度:按时。
"月上汀洲冷":月光下的沙洲一派幽静。
"中流容与":待船行至中流,更加从容舒缓,
# 容与:悠然自得貌。
"画桡不点清镜":人们停止摇桨,水面澄清如镜。
# 清镜:指清澈的水面如镜子一般。,画桡:有画饰的船桨。
"谁解唤起湘灵":谁能唤起湘水女神,
# 湘灵:湘水女神,即舜帝的妃子娥皇和女英,传说其善于鼓瑟。
"烟鬟雾鬓":摇曳着如烟似雾的长发,
# 烟鬟雾鬓:形容鬓发美丽。
"理哀弦鸿阵":拨弄着琴弦,弹奏出幽怨的琴曲。
# 理哀弦鸿阵:指弹奏琴瑟,发出飞鸿的鸣声。鸿阵,指鸿雁飞行时发出的叫声。
"玉麈谈玄":同游坐客高谈阔论,
# 玉麈谈玄:东晋士大夫常执玉麈高谈玄理。
"叹坐客、":感叹在座之人,
"多少风流名胜":都是风流雅士。
"暗柳萧萧":风吹柳枝发出萧萧之声,
# 萧萧:象声词,形容风声。
"飞星冉冉":夜空中星星缓慢坠落,
# 冉冉:形容天宇群星缓缓降落。
"夜久知秋信":夜深才知道现已经是秋天了。
"鲈鱼应好":想起家乡的美味,
# 鲈鱼应好:“鲈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意谓家乡的风味定然很好,往日的赏心乐事谁人了解。《世说新语·识鉴》载,晋人张翰在洛阳任职,一日“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遂命驾便归。”
"旧家乐事谁省":往日的赏心乐事谁会去了解。
南宋词人、音乐家
姜夔(1155?~1208),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一生未仕,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客交游,卒于杭州。姜夔精通音律,能自度曲。词喜自创新调,重格律,音节谐美,多为写景咏物及记述客游之作,感时伤事,情调较为低沉。代表作品有《扬州慢》《暗香》《疏影》等。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等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词。通过描绘山水空寒、烟月交映的清幽秋景与友人雅集的闲适场景,抒发了对自然之美的沉醉、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暗含故园之思与人生孤寂的复杂情感。
2. 写作手法
想象:下片转而从想象入手。开头三句呼应词序中的“或弹琴”。从湘江上响起的琴音联想到湘灵鼓瑟的古老传说,于是思绪象脱缰的野马一样奔腾不息:是谁唤起那“烟鬟雾鬓”的湘灵,在这里理弦奏曲。琴、瑟、筝,同是弦乐器,湘灵亦出于想象,故不妨活用,令其弹筝。反衬:以虚写实,下片从想象入手,如写湘水女神鼓瑟是虚写,由虚转实再写同游坐客高谈阔论的场景,又以自然景象收束。反问:“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以问句起笔,自问为何长久辜负五湖胜景,突出内心的遗憾与对此次出游的珍视,引发读者情感共鸣,为全词定下抒情基调。
3. 分段赏析
《湘月·五湖旧约》宛如一幅月夜湘江行舟的诗意长卷,将游赏之趣与文人雅兴熔铸于笔墨之间,尽显悠然情致与盎然诗意。上阕以问句破空而来,道出词人久藏心底的太湖之约。因常年为俗务缠身,始终未能如愿畅游,这份遗憾更反衬出此次出游的珍贵。词人带着期待启程,兴致高涨。夕阳西下,暮色浸染江面,众人相邀登舟,在桨声中悠然驶向江心。“暝入”三句点明傍晚出游的情景,“一叶夷犹乘兴”生动勾勒出众人自在闲适、逸兴遄飞的模样。此时,江面归于宁静,渔舟早歇,归鸟掠过水面,明月高悬天际。沙汀、洲渚在烟月笼罩下静谧清冷,中流之处水波不兴,宛如明镜。词人放下船桨,任舟随波飘荡,“画桡不点清镜”以灵动之笔,既绘出江景的清幽澄澈,又传递出词人沉醉于静谧之美的心境,动静相生间,景与人浑然一体。下阕开篇,词人思绪如脱缰野马,由湘江上的琴音联想到湘灵鼓瑟的传说,想象着“烟鬟雾鬓”的湘灵在此拨弦弄曲。随后笔锋一转,回到现实场景,描绘同游者皆是风流名士,众人或抚琴弄弦、或引吭高歌、或举杯独酌、或执笔赋诗,谈笑风生间尽显风雅。再将目光投向自然,夜色深沉,柳林在风中沙沙作响,星辰仿佛拖着长尾坠落天际。秋意渐浓,乡愁暗涌,结句“鲈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既写同游者沉醉山水、乐而忘返,又以反问之语,含蓄道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余韵悠长。全词以月夜湘江泛舟为引,将沿途景致、游赏雅事与内心思绪巧妙融合,在写景、抒情、想象之间自如切换,展现出姜夔词作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情感内涵。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含蕴深厚,读后有悠悠不尽之感,引人入胜,原因盖在于此。词中所描摹的清幽景色,和词人幽远的情怀相表里,相契合,恰如覆盖其上的朦胧月色,使之摇曳变幻,风姿别具,从而构成迷离浑化、耐人寻味、使人流连忘返的美妙境界。
# 《湘月》词云:“中流容与,画桡不点清镜。”从柳子厚“绿净不可睡”之语翻出。
明杨慎《词品》
# 白石《湘月》云:“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冷。”写夜景高绝。点缀之工,意味之永,他手亦不能到。
清词论家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上一篇:宋·姜夔《寄上张参政》
下一篇:宋·姜夔《昔游诗 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