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àn
gōng
chūn
·
·
yùn
jià
xuān
péng
lái

朝代:宋作者:姜夔浏览量:1
qīng
zhù
luó
rén
jiàn
yān
yǎo
chóng
dāng
shí
shì
duì
tiān
xiān
xiào
rén
jiān
qiān
yǒu
juàn
piān
zhōu
fàn
yóu
shuǐ
niǎo
xiāng
qín
shān
duì
lóu
绿
yuè
wáng
lěi
shí
xià
qiáo
zhǐ
jīn
lán
xiào
rán
fēi
xiǎo
cóng
jiě
chàng
qìng
sōng
fēng
wèi
chuī
gèng
zuò
dài
qiān
yán
yuè
luò
chéng
tóu
miǎo
miǎo

译文

一顾倾吴的故事流传至今。主角西施如今不见了,眼前只有生养西施的鉴湖烟雾迷茫。当时事就像下棋,也是天意。文种大夫已成仙逝去,笑看人世间,千年变幻有如昨天。我游玩已疲倦,夜里泛舟想静一下,似有水鸟呼我。蓬莱阁对面的秦望山一片碧绿,只怕山下越王故垒,如今只有樵夫砍柴。如今倚栏杆一笑,但并不高兴。有侍女唱歌,请松间的风声,为我伴奏如同竽乐。且静坐等待,西山月落,城楼上传来渺远的鸟鸣声。

逐句剖析

"一顾倾吴":一顾倾吴的故事流传至今。

# 一顾倾吴:指西施的故事。吴王夫差得西施荒废朝政,最终被越国所灭。

"苧萝人不见":主角西施如今不见了,

# 苧萝人:指西施。西施出生于越国苎萝村。苧:一作苎。

"烟杳重湖":眼前只有生养西施的鉴湖烟雾迷茫。

# 重湖:即鉴湖,在浙江绍兴西南。

"当时事如对弈":当时事就像下棋,

# 对弈:下棋。此处喻指吴、越两国之争。

"此亦天乎":也是天意。

"大夫仙去":文种大夫已成仙逝去,

# 大夫:指越国大夫文种。卧龙山旧称种山,此处有文种墓,文种有功而被杀。

"笑人间、":笑看人世间,

"千古须臾":千年变幻有如昨天。

# 须臾:表示很短的时间,片刻之间。

"有倦客、":我游玩已疲倦,

"扁舟夜泛":夜里泛舟想静一下,

"犹疑水鸟相呼":似有水鸟呼我。

"秦山对楼自绿":蓬莱阁对面的秦望山一片碧绿,

# 秦山:即秦望山,在绍兴东南。秦望山有秦始皇游赏时的石碑。

"怕越王故垒":只怕山下越王故垒,

# 越王故垒:指越王勾践筑的越王台,在卧龙山西侧。

"时下樵苏":如今只有樵夫砍柴。

# 樵苏:打柴割草。

"只今倚阑一笑":如今倚栏杆一笑,

"然则非与":但并不高兴。

# 与:一作欤。

"小丛解唱":有侍女唱歌,

# 小丛解唱:侍女盛小丛善于唱歌。小丛:歌女盛小丛,此代指辛弃疾的家妓。

"倩松风、":请松间的风声,

"为我吹竽":为我伴奏如同竽乐。

# 竽:笙一类的乐器。

"更坐待、":且静坐等待,

"千岩月落":西山月落,

# 月落:这里指黎明。

"城头眇眇啼乌":城楼上传来渺远的鸟鸣声。

# 眇眇啼乌:乌鸦的啼声渐远。此是听其飞鸣渐远之声,而非见其形。眇眇,形容微小,望不清楚。啼乌:指鸣叫的鸟类。乌:一作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汉宫春·次韵稼轩蓬莱阁》是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怀古词,为和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而作。此词以吴越争霸为背景,融合历史兴亡之叹与个人身世之慨,展现豪放词风中的沉郁哲思。上阕以"一顾倾吴"的西施典故起兴,引出春秋吴越争霸的宏大背景。借“苎萝人不见”暗讽“红颜祸水”论,转而以范蠡“仙去”喻历史虚无",与"倦客夜泛"的现世情境形成时空对照,水鸟相呼的细节更添苍凉意境。下阕聚焦越王故垒的荒芜,以“樵苏”砍柴的日常场景消解帝王霸业的崇高感,最终在“千岩月落”“城头啼乌”的苍茫暮色中,寄托对历史轮回的淡然。全词贯穿对功名、时间与永恒的辩证思考,善用典故却无堆砌之弊,揉入散文句法,带有纵情豪吟气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音乐家

姜夔(1155?~1208),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一生未仕,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客交游,卒于杭州。姜夔精通音律,能自度曲。词喜自创新调,重格律,音节谐美,多为写景咏物及记述客游之作,感时伤事,情调较为低沉。代表作品有《扬州慢》《暗香》《疏影》等。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等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汉宫春·次韵稼轩蓬莱阁》是姜夔为次韵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而作的和词,创作于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下半年。当年六月,辛弃疾被朝廷重新起用,出任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到任后曾与姜夔等人同登蓬莱阁并作《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姜夔遂以此词唱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汉宫春·次韵稼轩蓬莱阁》是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咏史词。词作以《汉宫春》为词牌,通过吴越争霸的历史典故与自然景物的交织,展现了深沉的历史哲思与人生感悟。

2. 写作手法

用典:全词以吴越争霸史为骨,密集化用西施倾吴、范蠡泛舟、文种被杀等典故,将历史虚无感与文人使命感交织。如“一顾倾吴”直指西施祸国之说,“大夫仙去”暗讽文种功成身死,既呼应辛弃疾原词对权谋政治的批判,又以“笑人间、千古须臾”消解历史功业的崇高性,暗含对南宋主和派的讥刺。虚实结合:“有倦客,扁舟夜泛,犹疑水鸟相呼”,夜里泛舟想静一下,似有水鸟呼我,夜里泛舟为实,水鸟声为虚,虚实结合,传达出人活在世上就有责任,自己也无法清闲下来,喻世间不平静,有责任的人不能平静。以景结情:结尾"千岩月落,城头眇眇啼鸟"以景物收束,其景是拟想之景,非作者亲临实景也,将历史沉思、人生感慨都融入月落乌啼的空寂夜景中,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3. 分段赏析

这首词开篇以"一顾倾吴。苎萝人不见,烟杳重湖"三句点题,用西施典故切入主题,点破西施一顾致使吴国倾覆的事实,紧接着写“但是此人如今已不见了,只留眼前生养西施的鉴湖水面烟雾迷茫”,由历史转入现实,形成古今对比,表明吴越之间的纷争已杳然于历史的烟云之中;就此事实作者进一步发表议论:"当时事如对弈,此亦天乎",以棋局喻历史,将吴越争霸的宏大叙事浓缩为一场棋局,把你死我活的战场说成是游戏,这是作者为下文埋下伏笔。游戏并非天意,而是人为。文种大夫之死,难道是功带来的罪责吗,可笑人世间,千年时光不过须臾一瞬,用"千古须臾"的时空对照凸显历史长河中人生的短暂;下一刻,情绪转换,我好似游戏疲倦了,便在夜里泛舟图个清闲,然而总觉有人在耳边呼唤我,世间一直如此,逝者已矣,活在这世上身上就有责任,无法清闲下来;"有倦客、扁舟夜泛,犹疑水鸟相呼"三句由历史沉思转入现实情境。作者用“水鸟相呼”喻世间不平静,有责任的人不能平静。这三句既是对前面的总结,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片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词下片仍借古迹述事,进一步宣发议论与感慨。“秦山自绿”,山水自在,与人间的闹腾无关;“越王故垒”,已成为人们割草打柴之地,对此倚栏一笑,这是充满无奈的苦笑,在蓬莱阁上,自己作歌,小从演唱,且有山林松风伴奏,如此开心之事,作者却无高兴之意;"更坐待、千岩月落,城头眇眇啼鸟"三句以景结情。其景则是拟想之景,非作者亲临实景也。这是说:我姜夔活在世间都有水鸟相呼,将军责任重大,用音乐、美味招待我并非我所愿,我所期盼的是将军领军北伐,而我在黑夜里大宋的黎明时刻,让我听到城头百鸟争鸣。

4. 作品点评

《汉宫春·次韵稼轩蓬莱阁》为姜夔次韵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之作。全词紧贴吴越之争典故,融合历史沧桑与个人感怀,上阙以“一顾倾吴”起笔,暗喻兴亡无常,表明历史人物早已不再,仅有故事流传世上,活着的人要明确责任;下阕以自己还有“水鸟相呼”,责任在身,力劝辛弃疾要为国家做事;全词于幽峭中融入议论,虚实互用,揉入散文句法,带有纵情豪吟气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和辛稼轩二首,则工力相等。宜杜少陵评诗谓材力未能跨越,有“鲸鱼”“翡翠”之喻也。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 全词以绝大篇幅议论吴越之事,此亦不平常。

现代夏承焘、吴无闻《姜白石词校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姜夔《念奴娇·谢人惠竹榻》

下一篇:宋·姜夔《虞美人·赋牡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