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曰归欤":(孔子曾叹)“归去吧!”。
"纵垂天曳曳":即使志向高远如垂天之云,
"终反衡庐":终究要回归山林田园。
# 衡庐:隐者简陋的小屋。此处指作者住所。
"扬州十年一梦":扬州十年的漂泊如同一场梦,
# 扬州十年一梦:化用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留得青楼薄幸名”之句。此处指作者年轻时的风流往事如梦。
"俛仰差殊":回首往事,人事已非。
# 俛仰:俯仰。俛:一作免。
"秦碑越殿":登临秦碑古迹、越地宫殿,
# 秦碑越殿:此处指蓬莱阁上的古迹。
"悔旧游、":后悔旧日游历虚度光阴、
"作计全疏":谋划全无章法。
# 作计:计划。
"分付与、":只好将心事托付、
# 分付:吩咐。
"高怀老尹":给高洁的老友,
"管弦丝竹宁无":纵有丝竹管弦之乐,又怎能排遣孤寂。
# 管弦丝竹:乐器。
"知公爱山入剡":知道您喜爱山水,像王子猷雪夜访戴,
"若南寻李白":若向南寻访李白,
"问讯何如":不知作何感想。
"年年雁飞波上":每年大雁南飞,江波之上,
"愁亦关予":我的愁绪也随之起伏。
"临皋领客":像苏轼在临皋亭宴饮宾客,
# 皋:水边。此处指海边。
"向月边、":对着明月,
"携酒携鲈":携酒持鲈,何等快意。
"今但借、":如今只能借、
"秋风一榻":这秋风中的一席之地,
"公歌我亦能书":您唱歌来,我也能够唱和题诗。
南宋词人、音乐家
姜夔(1155?~1208),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一生未仕,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客交游,卒于杭州。姜夔精通音律,能自度曲。词喜自创新调,重格律,音节谐美,多为写景咏物及记述客游之作,感时伤事,情调较为低沉。代表作品有《扬州慢》《暗香》《疏影》等。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等传世。
1. 分段赏析
上阕“云曰归欤”至“管弦丝竹宁无”,开篇以“云曰归欤”起笔,借云归之态抒发自身归隐之意,云纵然在天际自由舒展,最终仍会回归山林,暗示自己虽漂泊却心向归隐。接着回顾“扬州十年”的生活,将其比作一场梦,感慨时光匆匆、世事无常,“俯仰差殊”短短四字道尽沧桑巨变。“秦碑越殿”引发对历史的遐思,也促使作者反思旧游经历,后悔当初规划不足,流露出对过往的怅惘与对人生的思考。“分付与、高怀老尹,管弦丝竹宁无”,则体现出作者在无奈现实下,试图将归隐之愿托付他人,同时借音乐寻求精神寄托,矛盾又无奈的心境跃然纸上。下阕“知公爱山入剡”至“公歌我亦能书”,笔锋转向友人,作者深知友人爱山之情,想象其南寻李白,增添了高雅的情趣。“年年雁飞波上,愁亦关予”,借年年南飞的大雁勾起自身愁绪,情景交融,使愁情更具感染力。随后描绘友人在临皋月下携酒携鲈的闲适场景,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结尾“今但借、秋风一榻,公歌我亦能书”,描绘出作者与友人在秋风中,友人唱歌、自己写字的惬意画面,体现出两人高雅的情趣与默契,更传达出作者随遇而安、珍惜当下时光的心境,全词情感在豁达超脱中缓缓收束。
上一篇:宋·姜夔《自题画像》
下一篇:宋·姜夔《解连环·玉鞭重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