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姊弟之爱":不仅仅是姐弟般的情谊,
"沔之父老儿女子":沔地的父老乡亲们,
"亦莫不予爱也":也无不对我饱含关爱。
"丙午冬":丙午年冬天,
"千岩老人约予过苕霅":千岩老人约我前往苕霅之地,
"岁晚乘涛载雪而下":岁末时分,我乘浪载雪顺流而下。
"顾念依依":回望沔地,心中依依难舍,
"殆不能去":几乎不忍离去。
"作此曲别郑次皋、":于是作此曲告别郑次皋、
"辛克清、":辛克清、
"姚刚中诸君衰草愁烟":姚刚中诸位友人衰败的野草笼罩着愁惨的烟雾,
"乱鸦送日":乱鸦啼叫着送别落日,
"风沙回旋平野":风沙在平野上回旋飞舞。
"拂雪金鞭":记得当年金鞭拂落雪花,
"欺寒茸帽":茸帽抵御严寒,
"还记章台走马":曾在章台走马驰骋。
"谁念漂零久":谁能顾念我长久漂泊,
"漫赢得、":空自赢得、
"幽怀难写":满怀幽思难以倾诉。
"故人清沔相逢":如今与故人在清沔重逢,
"小窗闲共情话":围坐小窗前,闲叙家常,共诉心曲。
"长恨离多会少":长久以来,总恨离别太多,相聚太少,
"重访问竹西":此次重访竹西故地,
"珠泪盈把":执手相看时,泪水簌簌落满掌心。
"雁碛波平":大雁栖息的沙滩水波平静,
"渔汀人散":渔人的汀洲人影散尽,
"老去不堪游冶":我已衰老,不堪再寻欢游赏。
"无奈苕溪月":无奈苕溪的明月,
"又照我、":又映照我、
"扁舟东下":驾着扁舟东去。
"甚日归来":何时才能归来啊,
"梅花零乱春夜":或许那时梅花已在春夜里零乱飘落了。
南宋词人、音乐家
姜夔(1155?~1208),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一生未仕,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客交游,卒于杭州。姜夔精通音律,能自度曲。词喜自创新调,重格律,音节谐美,多为写景咏物及记述客游之作,感时伤事,情调较为低沉。代表作品有《扬州慢》《暗香》《疏影》等。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等传世。
1. 分段赏析
上片:“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回旋平野”,开篇描绘出一幅衰败、凄凉的景象,衰草在愁烟中瑟瑟,乱鸦送别落日,风沙在平野上回旋,奠定了离别时的悲伤基调。“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通过回忆过去在章台走马的情景,与眼前的离别场景形成鲜明对比,更增添了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和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不舍。“谁念漂零久,漫赢得、幽怀难写”,直接抒发了词人长期漂泊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内心深处的幽情难以倾诉的苦闷。“故人清沔相逢,小窗闲共情话”,写与沔中故人相逢的情景,在小窗前悠闲地共诉情话,这一温馨的场景既体现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又为下文的离别之愁做了铺垫。下片:“长恨离多会少,重访问竹西,珠泪盈把”,直接表达了对离别多而相聚少的遗憾和怨恨,当重新访问竹西时,想起往昔与友人的种种,不禁泪满盈把,将离别的悲伤情绪推向高潮。“雁碛波平,渔汀人散,老去不堪游冶”,描绘了雁碛波平、渔汀人散的寂寥景象,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而词人也感慨自己已经老去,不堪再去游冶,进一步强化了人生的沧桑感和离别之痛。“无奈苕溪月,又照我、扁舟东下”,苕溪的月亮依旧照着词人乘坐的扁舟向东驶去,“无奈”二字写出了词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友人的不舍,同时也烘托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甚日归来,梅花零乱春夜”,以问句结尾,表达了词人对归期的迷茫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梅花零乱的春夜这一景象,既富有诗意,又增添了一份惆怅和感伤,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
上一篇:宋·姜夔《次韵武伯》
下一篇:宋·姜夔《惜红衣·簟枕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