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uàn
·
·
xiàng
dài
xiāng

朝代:宋作者:姜夔浏览量:1
xiàng
dài
xiāng
lóng
yín
chūn
yàn
yáng
liǔ
jiāo
chī
wèi
jué
chóu
huā
guǎn
rén
bié
chū
chāng
yuán
shí
shòu
bīng
shuāng
jié
zhé
qīng
xiǎn
huā
chí
xiàng
rén
jiān
shuō

译文

用带着香气的象笔题写诗句,吹奏龙笛,笛声在春日中呜咽。杨柳娇憨不懂忧愁,春花好像懂得人间的离别。踏上古昌源之路,石头清瘦,如冰霜般高洁。折得带有青须碧藓的花,拿着它要向人间诉说。

逐句剖析

"象笔带香题":用带着香气的象笔题写诗句,

# 象笔:象牙笔管的毛笔。

"龙笛吟春咽":吹奏龙笛,笛声在春日中呜咽。

# 龙笛:竹笛。

"杨柳娇痴未觉愁":杨柳娇憨不懂忧愁,

"花管人离别":春花好像懂得人间的离别。

"路出古昌源":踏上古昌源之路,

# 昌源:词人自注:“越之昌源古梅妙天下。”据嘉泰《会稽志》“越州昌源梅最盛,实大雨美。项里、容山、直步、石龟多出古梅,尤奇古可爱。

"石瘦冰霜洁":石头清瘦,如冰霜般高洁。

"折得青须碧藓花":折得带有青须碧藓的花,

# 青须碧藓花:范成大《梅谱》:“古梅会稽最多……其枝樱曲万状。苍藓鳞皴,封满花身。又有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又“项里出古梅,老干奇怪,苔藓封枝,疏花点缀,天娇如画。”

"持向人间说":拿着它要向人间诉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卜算子·象笔带香题》是宋代姜夔创作的一首词。词开篇描绘词人用象笔带着香气题诗,吹龙笛吟春,笛声呜咽。杨柳娇憨不知愁,春花却似知晓人间离别。随后词人踏上古昌源之路,看到瘦石如冰霜般高洁,折得带有青须碧藓的花,仿佛要向人间诉说些什么。全词借景抒情,展现词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生活的独特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音乐家

姜夔(1155?~1208),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一生未仕,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客交游,卒于杭州。姜夔精通音律,能自度曲。词喜自创新调,重格律,音节谐美,多为写景咏物及记述客游之作,感时伤事,情调较为低沉。代表作品有《扬州慢》《暗香》《疏影》等。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等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象笔带香题,龙笛吟春咽。杨柳娇痴未觉愁,花管人离别。”描绘词人手持象笔,带着墨香题写诗句,吹奏龙笛,笛声在春日中呜咽。这里“吟春咽”形象地写出笛声的忧伤。杨柳娇憨,还未察觉到忧愁,而春花却好像懂得人间的离别之苦。通过对题诗、吹笛的行为描写,以及杨柳与花的拟人化描写,烘托出词人内心的愁绪,为全词奠定了忧伤的基调。下阕:“路出古昌源,石瘦冰霜洁。折得青须碧藓花,持向人间说。”词人踏上古昌源之路,看到瘦石如同冰霜般高洁。而后折得带有青须碧藓的花,想要向人间诉说。“石瘦冰霜洁”借景抒情,表达词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折花这一行为,象征着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而“持向人间说”则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引发对词人内心世界的思考,进一步深化了词的情感与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姜夔《琵琶洲》

下一篇:宋·姜夔《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