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ng
tiáo
shān

朝代:宋作者:王禹偁浏览量:1
jué
biān
bēn
téng
shàng
tiān
yuǎn
lín
cāng
hǎi
jìn
gāo
tài
háng
lián
kuài
héng
wéi
shān
quán
gāo
jīng
shùn
lěi
shí
xiǎn
rèn
qín
biān
dòng
hēi
kuáng
chuī
fēng
qīng
lěng
zhào
yān
diàn
huāng
tán
dào
jué
bǎi
xuán
yān
lòu
wēi
máng
xuě
yán
chuí
quán
bèng
gēn
tōng
zhù
xié
jìng
xián
tián
běi
xiào
héng
cáng
bǎo
西
qīng
huà
sǒng
lián
sān
mén
yáo
tuō
lǎo
jiǒng
jiān
luò
shí
qiáo
shí
líng
miáo
běn
cǎo
chuán
zhù
kōng
qíng
yàn
dào
yǐng
gài
chuán
huì
huà
zhōng
shǒu
fēng
chóng
yǒu
nián
yán
chí
cuì
ǎi
dǒng
mèi
lián
yīn
guāi
lóng
zhé
shān
dòng
huǐ
chuān
穿
jīng
biāo
shù
jùn
shén
chǎn
qún
xián
shòu
寿
sōng
chǎn
shēng
zhōng
tài
zhuān
wén
zhōng
yān
zàn
kàn
yóu
xiāo
bìng
pín
dēng
xiān
chāng
xiū
shí
míng
juān

译文

中条山在黄河之畔陡然崛起,山势奔腾向上,仿佛要直插云天。远眺时,它遥接沧海的尽头,高耸的峰峦与太行山紧紧相连。大地将它横卧作为脊梁,相比之下,其他山峰矗立如拳。肥沃的土地曾被舜的耒耜耕种,险峻的岩石任凭秦人的鞭子驱策。山洞漆黑幽深,狂风裹挟着暴雨狂吹,峰峦一片青翠,寒气笼罩着朦胧云烟。沿途店铺荒凉,坛观道路早已断绝,古老的寺庙旁,柏树上的悬梯空悬。山坳间漏下微茫的雪色,岩壁上垂落着淅淅沥沥的泉滴。迸出的根须仿佛连通着黄河砥柱,一条斜斜的小径延伸进闲置的田间。向北望去,它嘲笑恒山藏珍藏宝,向西俯瞰,它轻视华山耸立如莲。遥远处依稀依托着三门的遗迹,与五老峰相比,它更显卓然并肩。成熟的山果被樵夫随手拾取,灵验的药草在《本草》中代代传扬。空阔的石柱仿佛擎起了雁塔,山影倒映,恰好覆盖江上渔船。如此胜景,再妙的画笔也难以描摹,它受封尊崇,必定在不远的来年。盐池之上浮动着翠绿的云气,董泽之中荡漾着柔美的涟漪。阴深的沟壑里,有乖龙蛰伏沉睡,枯槁的杉树间,冻僵的蛇虺穿行而过。图经上标注着它横跨多个郡邑,神奇的土地孕育出众多贤才豪杰。那些呼喊嵩山祝寿的人何其谄媚,封禅大典又怎能被泰山独自专美。如果斯文教化已尽在此地,我愿在此地终了一生,不再他往。短暂观赏此山,已能消除病痛,若频繁登临,应当能羽化登仙。许昌的文人休要自负文才,我的这首诗也将刻石铭镌,永留世间。

逐句剖析

"崛起巨河边":中条山在黄河之畔陡然崛起,

"奔腾欲上天":山势奔腾向上,仿佛要直插云天。

"远临沧海尽":远眺时,它遥接沧海的尽头,

"高与太行连":高耸的峰峦与太行山紧紧相连。

# 太行:即太行山。中条山的最东端与太行山相连。

"大块横为脊":大地将它横卧作为脊梁,

"它山立似拳":相比之下,其他山峰矗立如拳。

# 立似拳:中条山比,小如拳石。,它山:别的山。

"土膏经舜耒":肥沃的土地曾被舜的耒耜耕种,

# 耒:古代耕犁的木柄,这里引申为耕耘的意思。,土膏:肥沃的土地。

"石险任秦鞭":险峻的岩石任凭秦人的鞭子驱策。

# 秦鞭:古书记载,秦始皇作石桥欲渡海观日出。有一位神人能驱石下海,石去不速,则鞭之。,石险:山石高大、险峻的样子。

"洞黑狂吹雨":山洞漆黑幽深,狂风裹挟着暴雨狂吹,

# 洞黑狂吹雨:传说中条山上有风谷洞,时有狂风吹起于此,飞沙走石,天气就要下雨。

"峰青冷罩烟":峰峦一片青翠,寒气笼罩着朦胧云烟。

"店荒坛道绝":沿途店铺荒凉,坛观道路早已断绝,

# 坛道:古代祭祀天地的地方。昔目中条山的五老峰等处寺庙殿堂林立,是佛教胜地,而今已经荒芜人烟了,店荒:庙殿荒芜。店:一作殿。

"寺古柏梯悬":古老的寺庙旁,柏树上的悬梯空悬。

# 柏梯:百梯山,又叫方山,在中条山的西端,山上有古寺庙。

"崦漏微茫雪":山坳间漏下微茫的雪色,

# 崦:高高的山峰。

"岩垂淅沥泉":岩壁上垂落着淅淅沥沥的泉滴。

# 垂淅沥泉:山上的泉水从石崖上垂流而下,发出淅淅沥沥之声。,岩:石崖。

"迸根通砥柱":迸出的根须仿佛连通着黄河砥柱,

# 砥柱:砥柱山,在黄河三门峡的中流之中。成语“中流砥柱”,就由此而来。,迸根:直出山根。迸,直出。

"斜径入闲田":一条斜斜的小径延伸进闲置的田间。

# 闲田:在平陆县洪池乡刘湛村。

"北笑恒藏宝":向北望去,它嘲笑恒山藏珍藏宝,

# 北笑恒藏宝:笑北边的恒山匿宝不献。

"西轻华耸莲":向西俯瞰,它轻视华山耸立如莲。

# 西轻华耸莲:轻蔑西面的华山象耸立的莲花。

"三门遥托迹":遥远处依稀依托着三门的遗迹,

# 遥托迹:远地与中条山相衬托。,三门:黄河三门峡的河流中有三道门,即人门、神门、鬼门,称之为三门。

"五老迥差肩":与五老峰相比,它更显卓然并肩。

# 五老:即五老峰,中条山的五个山峰,又名南五台。在永济县境内。五峰比肩,参差而立。

"落实樵夫拾":成熟的山果被樵夫随手拾取,

# 落实:落下的果实。

"灵苗本草传":灵验的药草在《本草》中代代传扬。

# 本草:即《本草》。,灵苗:可以入药的草根。

"柱空擎雁塔":空阔的石柱仿佛擎起了雁塔,

# 雁塔:西安的大雁塔。

"倒影蓋渔船":山影倒映,恰好覆盖江上渔船。

"绘画终无手":如此胜景,再妙的画笔也难以描摹,

"封崇必有年":它受封尊崇,必定在不远的来年。

# 封崇:土增加山的高度为封。

"盐池浮翠霭":盐池之上浮动着翠绿的云气,

# 翠霭:青绿色的云气。

"董泽媚漪涟":董泽之中荡漾着柔美的涟漪。

# 董泽:一作莲泽,表莲池。

"阴壑乖龙蛰":阴深的沟壑里,有乖龙蛰伏沉睡,

# 蛰:卧伏。,乖龙:古怪、凶恶的龙。

"枯杉冻虺穿":枯槁的杉树间,冻僵的蛇虺穿行而过。

# 虺:毒蛇。

"图经标数郡":图经上标注着它横跨多个郡邑,

# 图经:指中条山的方圆、面积。

"神异产群贤":神奇的土地孕育出众多贤才豪杰。

"呼寿嵩何谄":那些呼喊嵩山祝寿的人何其谄媚,

# 呼寿:古书载,汉武帝登嵩山,听到山呼万岁三次。

"升中泰岂专":封禅大典又怎能被泰山独自专美。

# 专:独专。,泰:泰山,又名岱宗。,升中:古代皇帝祭天报告成功叫升中。

"斯文如已矣":如果斯文教化已尽在此地,

"此地可终焉":我愿在此地终了一生,不再他往。

"暂看犹销病":短暂观赏此山,已能消除病痛,

# 销:同消。

"频登合得仙":若频繁登临,应当能羽化登仙。

"许昌休自负":许昌的文人休要自负文才,

# 许昌:即薛许昌,北宋初人,生平不详。

"吾什亦铭镌":我的这首诗也将刻石铭镌,永留世间。

# 镌:嵌刻。,什: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中条山》是北宋王禹偁创作的五言排律,属于写景题材。诗歌围绕中条山展开描写,先写其地理位置与雄伟山势,“崛起巨河边,奔腾欲上天”展现其磅礴气势;又通过“洞黑狂吹雨,峰青冷罩烟”等句描绘山中奇景。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如“北笑恒藏宝,西轻华耸莲”,将中条山与恒山、华山相比,突出其独特。还融入历史典故,如“土膏经舜耒,石险任秦鞭”,增添文化底蕴。全诗语言凝练,借景抒情,既赞美中条山的壮美与神奇,又表达诗人对其的喜爱与向往,以及愿在此终老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

王禹偁(954~1001),北宋文学家。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出身农家,九岁能文。太平兴国进士,历任多职,曾献《端拱箴》《御戎十策》等,因直言敢谏多次被贬。王禹偁反对宋初华靡文风,以变革文风为己任,提倡平易朴素,文学上推崇韩愈、柳宗元,诗学杜甫、白居易。所作诗文多涉政治现实,散文以记事见长,诗歌贴近社会。代表作品有《录海人书》《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清明》《感流亡》等。著有《小畜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崛起巨河边,奔腾欲上天”总领全篇,从动态起笔,写山脉如从大河之畔拔地而起,势若奔马直上云霄,先声夺人地展现其雄伟气势。颔联“远临沧海尽,高与太行连”由近及远,空间上延伸——东接沧海尽头,北连太行山脉,以地理坐标凸显其地理位置的关键与壮阔。颈联“大块横为脊,它山立似拳”以比喻强化主峰地位:整片大地如巨兽横卧,山脉是其脊梁;周围群峰则似蜷曲的拳头,对比中更显主峰巍峨。“土膏经舜耒,石险任秦鞭”转向历史纵深,“舜耒”暗合大禹治水的传说,“秦鞭”或指古人开凿痕迹,将自然之景与人文遗迹交织,赋予山脉厚重的历史感。“洞黑狂吹雨,峰青冷罩烟”转写具体景象:幽深洞穴中风雨呼啸,青苍山峰被冷雾笼罩,视听结合间,画面顿生朦胧与奇崛。“店荒坛道绝,寺古柏梯悬”由自然入人事,荒废的店肆、断绝的祭坛、悬于古寺的柏梯,传递出岁月流逝的沧桑感。“崦漏微茫雪,岩垂淅沥泉”继续铺陈细节:山坳间漏下几缕微茫的雪色,岩壁上垂落淅沥的泉声,一静一动,视听交融,勾勒出山景的细腻与灵秀。“迸根通砥柱,斜径入闲田”笔锋一转,写山根如虬龙般延伸至砥柱山,山间小径又通向田间,将自然的雄奇与田园的烟火气自然衔接。“北笑恒藏宝,西轻华耸莲”以对比显特色:向北可笑恒山藏宝的自矜,向西可轻华山莲花峰的孤高,侧面烘托此山更胜一筹的气度。“三门遥托迹,五老迥差肩”用名山作比,“三门”“五老”或指其他山峰,以“托迹”“差肩”强调此山与名山齐名的地位。“落实樵夫拾,灵苗本草传”回到人间烟火:山脚下樵夫拾柴,山间灵草被采入药典,体现自然与生活的交融。“柱空擎雁塔,倒影蓋渔船”写山影倒映水面,仿佛托起雁塔,又覆盖渔船,画面虚实相生,静谧中见生机。“绘画终无手,封崇必有年”由景及情,感叹如此奇景非画笔能绘,其崇高必是历经岁月沉淀;“盐池浮翠霭,董泽媚漪涟”转向周边胜景,盐池浮着翠色雾霭,董泽漾着柔美涟漪,色彩明丽,拓展了画面的广度。“阴壑乖龙蛰,枯杉冻虺穿”再添神秘:阴壑中传说有龙蛰伏,枯杉上冻着蛇虫穿行的痕迹,以想象增奇。“图经标数郡,神异产群贤”总结地域意义:地图标注多郡,此山更孕育众多贤才,暗含对山川灵气的赞美。“呼寿嵩何谄,升中泰岂专”直抒胸臆:不必谄媚嵩山求长寿,无需独尊泰山行封禅,此山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斯文如已矣,此地可终焉”由山及人,感慨若文化传承至此,此地可作为人生归宿;“暂看犹销病,频登合得仙”更显亲切:暂看已觉病气消散,常登或可成仙,传递出对山的喜爱与向往。尾联“许昌休自负,吾什亦铭镌”以自信收束:许昌不必自夸,我的诗作也将与此山同辉,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禹偁《仲咸因春游商山下得三怪石辇致郡斋甚有幽趣》

下一篇:宋·王禹偁《别四皓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