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án
chūn
xīng
shī
èr
shǒu
jiān
bàn
suì
xǐng
shì

朝代:宋作者:王禹偁浏览量:1
qián
chūn
xīng
shī
èr
shǒu
jiàn
bàn
suì
xǐng
shì
yīn
zhǎng
nán
jiā
yòu
gōng
jiàn
yǒu
xiāng
lèi
zhě
qiě
qiè
zhī
ér
zuò
shī
liáo
mìng
yóu
lái
dào
xīn
shī
jiā
quán
bǐng
táo
jūn
rèn
gōng
diào
jīn
dǐng
qiě
yǒu
piān
zhāng
dào
rén
běn
tiān
wéi
hòu
jìn
gǎn
měi
shì
qián
shēn
cóng
jīn
yàn
xián
guān
zhí
zhǔ
guǎn
fēng
sāo
shèng
yào
jīn

译文

《之前写了〈春居杂兴〉两首诗,过了半年,没有再去查看,因为大儿子王嘉祐读杜甫杜工部的诗集,看到(我的诗和杜甫诗)语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向我询问,并且怀疑我是抄袭杜甫的诗。我心里高兴就写了这首诗,姑且用来自我庆贺。》命运坎坷由来已久但正道却每日都在焕新,诗人手中笔的权力能与天地造化相匹敌。任凭自己没有建立功业去执掌朝政,好在还有诗篇能够与古人媲美。本来自己是白居易的后辈,哪里敢期望自己是杜甫那样的前身。从现在开始不要厌烦这清闲的官职,主管文学之事胜过那重要的职位。

逐句剖析

"《前赋〈春居杂兴〉诗二首":《之前写了〈春居杂兴〉两首诗,

"间半岁":过了半年,

"不复省视":没有再去查看,

"因长男嘉祐读杜工部集":因为大儿子王嘉祐读杜甫杜工部的诗集,

"见语意颇有相类者":看到(我的诗和杜甫诗)语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咨于予":向我询问,

"且意予窃之也":并且怀疑我是抄袭杜甫的诗。

"予喜而作诗":我心里高兴就写了这首诗,

"聊以自贺》":姑且用来自我庆贺。》

"命屈由来道日新":命运坎坷由来已久但正道却每日都在焕新,

"诗家权柄敌陶钧":诗人手中笔的权力能与天地造化相匹敌。

"任无功业调金鼎":任凭自己没有建立功业去执掌朝政,

"且有篇章到古人":好在还有诗篇能够与古人媲美。

"本与乐天为后进":本来自己是白居易的后辈,

# 本与乐天为后进:自注:予自谪居多看白公诗。

"敢期子美是前身":哪里敢期望自己是杜甫那样的前身。

"从今莫厌闲官职":从现在开始不要厌烦这清闲的官职,

# 今:原作令,据孙本、赵本、经锄堂本改。

"主管风骚胜要津":主管文学之事胜过那重要的职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前赋〈春居杂兴〉诗二首,间半岁,不复省视》是北宋诗人王禹偁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开篇“命屈由来道日新”,诗人感慨自己命运坎坷,却也坚守正道,认为诗人的笔如同造化之钧,有着巨大的力量。“任无功业调金鼎,且有篇章到古人”表明自己虽在功业上无所成就,无法像贤相那样治国理政,但在诗歌创作上却有媲美古人的自信。诗人以白居易的后进、杜甫的前身自比,表达出对两位大诗人的推崇以及对自身文学才华的肯定。最后“从今莫厌闲官职,主管风骚胜要津”,则是自我宽慰,认为主管文学之事,胜过在重要的官职上无所作为。全诗以质朴的语言,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却又乐观豁达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

王禹偁(954~1001),北宋文学家。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出身农家,九岁能文。太平兴国进士,历任多职,曾献《端拱箴》《御戎十策》等,因直言敢谏多次被贬。王禹偁反对宋初华靡文风,以变革文风为己任,提倡平易朴素,文学上推崇韩愈、柳宗元,诗学杜甫、白居易。所作诗文多涉政治现实,散文以记事见长,诗歌贴近社会。代表作品有《录海人书》《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清明》《感流亡》等。著有《小畜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命屈由来道日新,诗家权柄敌陶钧”两句开篇表明诗人感慨自己命运不顺,但坚信正道会不断发展。“命屈”直抒胸臆,道出人生的坎坷境遇,“道日新”则体现出诗人对坚守正道的信念。“诗家权柄敌陶钧”将诗人手中的笔比作造化之钧,意思是诗人虽在仕途不得志,却认为诗歌创作有着如同天地造化般的巨大力量,奠定了全诗自信豪迈的基调。“任无功业调金鼎,且有篇章到古人”两句,“调金鼎”代指在仕途上成就功业,诗人直言自己或许无法在政治上大有作为,无法像贤相那样治国理政。但“且有篇章到古人”一转,坚定地认为自己的诗歌作品足以与古人媲美,展现出诗人对自身文学才华的高度自信,在仕途失意与文学得意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两句,诗人自谦表示本是白居易的后辈,“乐天”即白居易,表明对白居易的推崇。“敢期子美是前身”则是说怎敢期望自己是杜甫的前身,“子美”即杜甫,诗人将自己与两位唐代伟大诗人相联系,既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又暗含着对自身文学成就的期许,希望能在诗歌创作上达到与他们同样的高度。“从今莫厌闲官职,主管风骚胜要津”两句为全诗收尾,诗人劝慰自己,从今以后不要厌恶闲散的官职,认为主管文学之事,比居于重要的官职更为可贵。“风骚”代指文学,“要津”指重要的官职,诗人在仕途失意的情况下,自我宽慰,以文学创作的价值来平衡内心,展现出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同时也再次强调了文学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禹偁《赠王殿院同年》

下一篇:宋·王禹偁《海仙花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