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滁州始觉寒":到了腊月,在滁州才真正感觉到冬天的寒冷,
"年丰岁暮郡斋闲":年成丰收,岁末时节,官署衙门里一片清闲。
"官供好酒何忧雪":有官府供给的美酒,哪里还需要担忧下雪天寒,
"天与新诗合看山":上天仿佛特意赠予新诗,正适合观赏山景。
"日照野塘梅欲绽":阳光照耀着郊野的池塘,梅花即将绽放,
"烧回荒径草犹斑":焚烧过的荒径上,衰草仍留有斑白痕迹。
# 径:一作迳。
"吏人散后无公事":衙署的官吏们散去之后,再无公务缠身,
"门戟森森夕鸟还":官府门前威严的仪仗排列得密密麻麻,傍晚归巢的鸟儿飞回来了。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
王禹偁(954~1001),北宋文学家。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出身农家,九岁能文。太平兴国进士,历任多职,曾献《端拱箴》《御戎十策》等,因直言敢谏多次被贬。王禹偁反对宋初华靡文风,以变革文风为己任,提倡平易朴素,文学上推崇韩愈、柳宗元,诗学杜甫、白居易。所作诗文多涉政治现实,散文以记事见长,诗歌贴近社会。代表作品有《录海人书》《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清明》《感流亡》等。著有《小畜集》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腊月滁州始觉寒,年丰岁暮郡斋闲”点明时间与地点。“始觉寒”以“始”字细腻写出腊月里寒冷初至的体感;“年丰岁暮”既点出年末又暗含丰收之喜,“郡斋闲”则直接点出诗人身处官署的清闲状态,为全诗奠定轻松基调。颔联“官供好酒何忧雪,天与新诗合看山”转向生活细节。“官供好酒”是公务之余的美事,“何忧雪”以反问强化无忧心境,有酒暖身,雪亦不足为惧;“天与新诗”将自然与创作结合,“合看山”中“合”字巧妙,似是上天特意安排诗兴与山景相遇,流露出对生活中诗意的小满足。颈联“日照野塘梅欲绽,烧回荒径草犹斑”是景物特写。“日照野塘”暖色调与“梅欲绽”的生机相映,梅花即将绽放的动态为冬日添灵动;“烧回荒径”写焚烧荒草后的小径,“草犹斑”以斑驳草色勾勒冬日荒径的独特景致,静景中藏着自然的细微变化,画面鲜活而有层次。尾联“吏人散后无公事,门戟森森夕鸟还”收束于公务与自然的和谐。“吏人散后”呼应“郡斋闲”,公务结束后的清净更显悠然;“门戟森森”以官署门前的仪仗显庄重,“夕鸟还”则以鸟儿归巢的温馨画面柔化严肃,动静结合间,勾勒出一幅“公务毕、归鸟还”的安宁画卷,余韵悠长。
上一篇:宋·王禹偁《阌乡县留题陶氏林亭》
下一篇:宋·王禹偁《赠卫尉宋卿二十二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