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ìng
huā

朝代:宋作者:王禹偁浏览量:1
dēng
lóng
céng
shào
nián
chǎng
yàn
qióng
lín
zuì
shāng
zhēng
dài
mǎn
tóu
hóng
làn
màn
zhì
jīn
yóu
guì
zhī
xiāng

译文

曾经像鲤鱼登龙门一样进入充满朝气的少年行列,在琼林苑里接受皇帝的赐宴,醉饮着御赐的美酒。那时新科进士们争相把鲜艳烂漫的杏花插得满头都是,直到现在,仿佛还能闻到当年杏花里夹杂着的桂枝香气。

逐句剖析

"登龙曾入少年场":曾经像鲤鱼登龙门一样进入充满朝气的少年行列,

"锡宴琼林醉御觞":在琼林苑里接受皇帝的赐宴,醉饮着御赐的美酒。

"争戴满头红烂熳":那时新科进士们争相把鲜艳烂漫的杏花插得满头都是,

"至今犹杂桂枝香":直到现在,仿佛还能闻到当年杏花里夹杂着的桂枝香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杏花(其五)》是北宋诗人王禹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围绕杏花展开,通过回忆少年时期与杏花相关的经历,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首句中“登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年少时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状态,“少年场”则点明了场景,展现出少年时期的活力与热闹。次句回忆起在琼林苑接受皇帝赐宴的荣耀时刻,“醉御觞”体现出当时的欢乐与尽兴。第三句描绘了少年们争着把鲜艳的杏花插满头的活泼场景,突出了杏花在少年生活中的美好印记。末句由眼前的杏花联想到过去的时光,那杏花的香气似乎还混合着桂枝的香气,进一步强化了对少年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对杏花的描写勾起了对往昔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

王禹偁(954~1001),北宋文学家。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出身农家,九岁能文。太平兴国进士,历任多职,曾献《端拱箴》《御戎十策》等,因直言敢谏多次被贬。王禹偁反对宋初华靡文风,以变革文风为己任,提倡平易朴素,文学上推崇韩愈、柳宗元,诗学杜甫、白居易。所作诗文多涉政治现实,散文以记事见长,诗歌贴近社会。代表作品有《录海人书》《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清明》《感流亡》等。著有《小畜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登龙曾入少年场”,开篇以“登龙”形容年少时的意气风发,“少年场”点明了场景,展现出少年时期的活力与热闹,表现出诗人对少年时光的怀念之情。“锡宴琼林醉御觞”,具体回忆了在琼林苑接受皇帝赐宴的荣耀时刻,“醉御觞”生动地描绘出当时的欢乐与尽兴,进一步丰富了少年时期的美好回忆,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当时的愉悦心情。“争戴满头红烂漫”,描绘了少年们争着把鲜艳的杏花插满头的活泼场景,“红烂漫”形象地表现出杏花的鲜艳美丽,突出了杏花在少年生活中的美好印记,营造出一种欢快、活泼的氛围。“至今犹杂桂枝香”,由眼前的杏花联想到过去的时光,那杏花的香气似乎还混合着桂枝的香气,“至今犹”强调了时间的跨度,进一步强化了对少年时光的怀念,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禹偁《春日官舍偶题》

下一篇:宋·王禹偁《阙下言怀上执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