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多果实":江南地区盛产各种水果,
"橄榄称珍奇":其中橄榄堪称最珍奇独特的一种。
"北人将就酒":北方人喝酒时常常会吃橄榄,
"食之先颦眉":但刚入口时都会皱起眉头。
"皮核苦且涩":因为它的果皮和果核又苦又涩,
"历口复弃遗":让人忍不住想吐掉。
"良久有回味":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后,却会慢慢品出回甘的滋味,
"始觉甘如饴":甜得像糖浆一样。
"我今何所喻":我现在要用橄榄来比喻什么呢,
"喻彼忠臣词":就是那些忠诚正直的大臣说的话。
"直道逆君耳":他们秉持正道向君主进谏,
"斥逐投天涯":却常常因为忠言逆耳而被贬斥到边远地区。
"世乱思其言":等到国家动乱的时候,人们才想起他们当年的谏言,
"噬脐焉能追":但此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寄语采诗者":所以我在此特别告诫那些采集诗歌的人,
# 者:原作官,据经锄堂本改。
"无轻橄榄诗":千万不要轻视关于橄榄的诗啊。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
王禹偁(954~1001),北宋文学家。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出身农家,九岁能文。太平兴国进士,历任多职,曾献《端拱箴》《御戎十策》等,因直言敢谏多次被贬。王禹偁反对宋初华靡文风,以变革文风为己任,提倡平易朴素,文学上推崇韩愈、柳宗元,诗学杜甫、白居易。所作诗文多涉政治现实,散文以记事见长,诗歌贴近社会。代表作品有《录海人书》《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清明》《感流亡》等。著有《小畜集》等。
1. 分段赏析
“江东多果实,橄榄称珍奇”,点明橄榄在江东众多果实中以珍奇著称,为后文对橄榄特点的描述铺垫。“北人将就酒,食之先颦眉。皮核苦且涩,历口复弃遗”,描绘北人初次吃橄榄就着酒,入口因皮核苦涩皱眉,甚至吃后就丢弃,生动展现橄榄初尝时给人的不佳感受,语言质朴写实。“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笔锋一转,写过了许久,橄榄竟有回甘,如同饴糖般甜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橄榄先苦后甜的独特风味。“我今何所喻,喻彼忠臣词”,由物及人,表明以橄榄作比忠臣的言辞。“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揭示忠臣直言进谏往往违背君主心意,从而被放逐。此句借橄榄先苦后甜,暗喻忠臣之言起初刺耳,却对国家有益。“世乱思其言,噬脐焉能追”,进一步说明国家陷入混乱时,才想起忠臣谏言,却已追悔莫及。“寄语采诗者,无轻橄榄诗”,呼吁采诗之人重视此诗,不要轻视橄榄所蕴含的深意。整首诗以小见大,借橄榄先苦后甜的特性,表达对忠臣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其谏言价值的重视,托物言志,耐人寻味。
上一篇:宋·王禹偁《茶园十二韵》
下一篇:宋·王禹偁《中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