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ìng
huā
liù

朝代:宋作者:王禹偁浏览量:1
cháng
ān
fèi
qiān
hòu
zhǎo
huāng
liáng
mèng
zhōng
jiàn
shuō
jiù
yuán
wéi
mào
cǎo
liáo
wàn
zhī
hóng

译文

自从长安被废弃并迁都之后,那曾经繁华的曲江池也变得荒凉了,仿佛一切都成了梦。听说旧日的园子里已经长满了茂密的野草,再也没有往昔那万枝红花盛开的热闹景象了。

逐句剖析

"长安废弃迁都后":自从长安被废弃并迁都之后,

"曲沼荒凉一梦中":那曾经繁华的曲江池也变得荒凉了,仿佛一切都成了梦。

"见说旧园为茂草":听说旧日的园子里已经长满了茂密的野草,

"寂寥无复万枝红":再也没有往昔那万枝红花盛开的热闹景象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杏花(其六)》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王禹偁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通过对比长安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诗中通过对杏花的描写,借景抒情,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首句点明了时间背景,长安在迁都后逐渐废弃,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次句进一步描绘了曲江池畔的荒凉景象,曾经的繁华如同一场梦,如今只剩下荒芜。第三句描绘了旧园如今已被茂密的野草覆盖,进一步强调了荒凉的景象。末句以杏花的消失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

王禹偁(954~1001),北宋文学家。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出身农家,九岁能文。太平兴国进士,历任多职,曾献《端拱箴》《御戎十策》等,因直言敢谏多次被贬。王禹偁反对宋初华靡文风,以变革文风为己任,提倡平易朴素,文学上推崇韩愈、柳宗元,诗学杜甫、白居易。所作诗文多涉政治现实,散文以记事见长,诗歌贴近社会。代表作品有《录海人书》《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清明》《感流亡》等。著有《小畜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长安废弃迁都后,曲沼荒凉一梦中。”开篇点明了背景,长安在废弃迁都之后,曾经的繁华之地变得荒凉。诗人用“曲沼荒凉”来具体描绘这种荒芜之景,而“一梦中”则暗示了这种变化的突然与不可挽回,仿佛一切繁华都如梦一般消逝。后两句:“见说旧园为茂草,寂寥无复万枝红。”诗人听说旧园如今已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曾经繁花似锦的景象不再,再也见不到那万枝红杏的盛景了。“见说”表明诗人并未亲眼目睹,而是听闻,但这种听闻更增添了一种距离感和无奈感,让诗人对旧园的荒芜有了更深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禹偁《啄木歌》

下一篇:宋·王禹偁《偶题三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