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íng

朝代:宋作者:司马光浏览量:1
míng
qiān
piāo
rán
hōng
chén
shān
chuān
wǎn
jiù
duō
shǎo
wèi
lái
rén

译文

闭着眼睛沉思千古,个体生命在时间长河中像烧剩的尘灰一样渺小与短暂。历经千古,自然界看不出太大的变化,而生民已经传递了无数代。

逐句剖析

"瞑目思千古":闭着眼睛沉思千古,

# 瞑目:闭目凝神。

"飘然一烘尘":个体生命在时间长河中像烧剩的尘灰一样渺小与短暂。

# 烘尘:烧余的灰烬,形容微不足道。

"山川宛如旧":历经千古,自然界看不出太大的变化,

"多少未来人":而生民已经传递了无数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瞑目》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以闭目沉思为落笔点,借“飘然一烘尘”的意象,展现出在时空长河里个体的微不足道;又通过山川的永恒不变与人事的变迁更迭作对比,引发对生命短暂与宇宙恒久的哲思。作品用朴素的语言承载着深沉的思绪,以静默的内省代替直白的抒情,体现了宋代诗歌理性思辨的特点。诗中“烘尘”一词,将人生比作灰烬般细微,与亘古长存的山川形成鲜明反差,隐含着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感悟。全篇未用情绪化的词句,却在克制的表达中流露出对存在本质的追问。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史学家、文学家,《资治通鉴》的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宰相。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为相期间,废除绝大部分新法,罢黜新党。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的诗质朴流畅,如《道傍田家》《又和夜丽村舍》《始至洛中言怀》等。词今存三首,词风清新疏淡。其散文的主要成就体现在《资治通鉴》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通史著作。此外,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等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怀古诗。诗人通过“瞑目思千古”,开启对历史的思索,将自己比作“飘然一烘尘”,体现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又以“山川宛如旧”突出自然的永恒,与“多少未来人”的人事更迭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感怀。

2. 写作手法

比喻:在“飘然一烘尘”中,诗人将个体生命比作“一烘尘”,即灰烬中的一粒微尘。这一比喻生动且形象地喻示了个体生命的短暂与渺小。对比:“瞑目思千古,飘然一烘尘”,将自己沉思的千古时间之长与自身如一粒微尘般的渺小形成对比,突出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微不足道,强化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瞑目思千古,飘然一烘尘”,诗人闭上眼睛,思绪穿越千古,在历史的长河中遨游,随后将自己比作渺小的微尘,流露出在宏大历史面前个体的渺小与微不足道,为诗歌奠定了深沉的基调。后两句“山川宛如旧,多少未来人”,诗人从对自我的思考延伸到对自然与人事的观察。山川依旧,而人类社会却不断发展,未来还有无数的人出现,通过这种自然永恒与人世变迁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人生的感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司马光《寿安杂诗十首·喷玉泉》

下一篇:宋·司马光《和圣俞咏昌言五物·白鹘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