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án
yuán
yǐn
liú
宿
jié
zhāo
chéng
xiān
jùn
fàn
yáo
sǒu
xiōng

朝代:宋作者:司马光浏览量:1
yuán
qīng
chūn
shēn
hán
què
zhōng
xiāo
jiǔ
sàn
duì
mǎn
chuāng
yuè
páng
guān
wàn
xiàng
yuǎn
tīng
qún
dòng
jué
zhǐ
bīng
wèi
míng
jié

译文

园林偏僻长满青草但觉春日深深,多日积雨停歇后,寒气袭人衣裳。半夜里酒力散尽我辗转不寐,卧对满窗银色的月光。近看四周景象一派沉寂,远听各种动物也已悄无声响。我真疑心玉壶中晶莹的清冰,也不会比这景象更澄净明亮。

逐句剖析

"园僻青春深":园林偏僻长满青草但觉春日深深,

# 青春:即春季。

"衣寒积雨阙":多日积雨停歇后,寒气袭人衣裳。

# 阙:终,止。

"中宵酒力散":半夜里酒力散尽我辗转不寐,

"卧对满窗月":卧对满窗银色的月光。

"旁观万象寂":近看四周景象一派沉寂,

# 万象: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景象。

"远听群动绝":远听各种动物也已悄无声响。

# 群动:指宇宙间的一切声响,陶渊明《饮酒》诗:“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只疑玉壶冰":我真疑心玉壶中晶莹的清冰,

# 玉壶冰:比喻晶莹、澄澈、高洁。

"未足比明洁":也不会比这景象更澄净明亮。

# 未足:一作“未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范尧夫彝叟兄弟》是北宋司马光创作的五言律诗,诗中记录了他在洛阳南园宴饮后留宿的所见所感。开篇以“园林偏僻青草遍”勾勒出南园幽僻荒疏的景致,久雨初晴的夜气带着凉意袭来,为画面增添清寂之感。夜半酒醒时,诗人卧对满窗皓月,见万物在月色中静默无声,连虫鸣兽语都归于沉寂,这般月下清景宛如玉壶中凝结的冰晶般澄澈—他以“玉壶冰”自喻,正是借这冰清玉洁的意象,暗写自己坚守政见、不肯苟合流俗的高洁品格。全诗语言质朴却含蕴深婉,虽无华丽辞藻,却通过清幽的月夜景象与“玉壶冰”的精妙比喻,将诗人孤高自守的心境融入自然之景,于静谧中见风骨,以含蓄的笔触传递出深沉的人格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史学家、文学家,《资治通鉴》的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宰相。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为相期间,废除绝大部分新法,罢黜新党。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的诗质朴流畅,如《道傍田家》《又和夜丽村舍》《始至洛中言怀》等。词今存三首,词风清新疏淡。其散文的主要成就体现在《资治通鉴》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通史著作。此外,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等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范尧夫彝叟兄弟》是北宋诗人司马光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鲜于侁(字子骏)、范纯仁、范纯礼三人皆与司马光交谊深厚。依据诗末两句的意旨推断,这首五言古诗应创作于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彼时正值王安石变法之后,司马光身处政治上的失意时期。诗中描绘了一个春夜:诗人与鲜于子骏、范氏兄弟雅集南园,聚饮甚欢。宴罢,众人便留宿园中。夜阑酒醒之际,司马光感怀而作此诗。次日清晨(诘朝),他将诗篇呈送给子骏等三位友人。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酬赠抒怀诗。诗中描绘了南园幽僻深邃的暮春景象与久雨初晴的清寒氛围,展现了诗人中宵酒醒后独对满窗月色、静观万象沉寂的夜宿情景,通过“玉壶冰”的典故自比,表达了在政治失意中坚守高洁操守的志向,同时借赠诗向友人传递出孤怀自守的情志与对友情的慰藉。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阕”“园僻”点明园林地处荒僻,“青春深”状写暮春草木疯长的繁茂之态,二者叠加勾勒出少人问津的荒疏感;“积雨阕”写连绵阴雨初停,“衣寒”则以雨后侵肌的凉意切入,既实写天气变化,又暗衬心境的清寒。借荒园、冷雨等意象,在自然景象的清冷基调中,悄然流露出诗人处境艰难却坚守本心的沉郁之情。用典:“只疑玉壶冰”一句巧用“玉壶冰”的经典典故。该典源自南朝鲍照《代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表述,后经盛唐诗人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中以“一片冰心在玉壶”进一步演绎,成为象征高洁品格的文化意象,原意指玉壶中的冰晶清澈无瑕,常用来比喻人内心的清白纯粹。司马光借典故中“玉壶冰”的高洁意象,自比在王安石变法的政治纷争中,虽身处失意却坚守政见、不肯苟合流俗的孤高品格。

3. 分段赏析

首联“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阕”以白描手法勾勒南园景致,“园僻”点明园林幽僻少人,“青春深”状暮春草木繁茂之态,“积雨阕”写连绵阴雨初停,“衣寒”则借体感凉意烘托雨后清寒氛围,为全诗奠定孤寂清冷的基调。颔联“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转写夜宿情景,“中宵”点出时间,“酒力散”暗示从醉眠到清醒的过程,“卧对满窗月”以静态画面绘出月光洒满窗棂的澄澈之景,暗含酒醒后独对明月的寂寥意绪。颈联“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从视听角度深化环境描写,“万象寂”“群动绝”以极致的静谧凸显夜的深沉,仿佛万物在月色中凝固,这种“以静写静”的笔法,既写实又暗喻诗人内心的孤清,为尾联抒情做铺垫。尾联“只疑玉壶冰,未足比明洁”巧用典故,化用鲍照“清如玉壶冰”与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意象,却翻出新意—直言玉壶之冰尚不足以比拟自身操守的明洁,以比喻手法直抒胸臆,将政治失意中坚守政见的孤高品格融入诗句,既回应前文清寂之景,又借“玉壶冰”的高洁象征,含蓄表白自己在变法纷争中不肯苟合的忠直之心,全诗以景起兴,以典言志,于平淡笔墨中见沉郁风骨。

4. 作品点评

此诗虽蕴含深沉感慨,却以平淡笔触绘写,从景物描写自然过渡到情感抒发,节奏舒缓。语言直白晓畅,不堆砌华丽辞藻,因此全无压抑之感,反而透出清新明快的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司马光曾说:“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此诗明洁清远的意境,正是这种人生境界的最好写照。

现代张鸣《宋诗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司马光《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司马光《又和二月五日风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