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án
xíng

朝代:宋作者:司马光浏览量:1
qióng
dōng
běi
shàng
tài
háng
lǐng
xiàn
xuě
jiū
jié
fēng
zhēng
róng
xióng
qián
bào
fēi
niǎo
jué
jìng
jǐn
tōng
rén
xíng
tóng
léi
shí
dèng
huá
zhàn
liú
hàn
jiē
chéng
bīng
chóu
ér
háo
qiǎng
xiāng
zhú
wàn
xiǎn
jìn
fāng
dào
bīng
bīng
zhōu
cóng
lái
hào
cǎn
liè
jīn
nǎi
xìn
fēi
míng
yīn
yān
zhāo
sàn
néng
jīng
míng
kuà
ān
lǎn
pèi
shàng
quán
zhé
zhǐ
líng
tàn
zhì
yàn
tāng
shè
chóng
huà
zhōng
nán
chéng
shuí
yán
chún
láo
néng
bèng
liè
yóu
qīng
shí
zhī
zhuāng
huǒ
jìn
péng
tóu
xīng
yǎng
cán
hóng
鸿
yàn
shì
suí
yáng
nán
míng
míng
yòu
cán
niǎo
shí
shí
jié
yán
xué
qián
wēi
xíng
lái
tái
bào
ēn
fèn
kuò
fēi
xùn
róng
rén
yǒu
wèi
zhī
zhǐ
kǒng
dòng
mái
biān
tíng
zhōng
cháo
rén
niàn
zhòng
qiú
hòu
piāo
huá
yīng
wén
běi
gèng
hán
zhī
mín
shēng

译文

深冬时节向北登上太行山山岭,雪粒雪花交织,狂风呼啸猛烈。熊隐藏起来,豹趴伏着,飞鸟绝迹不见,只有一条小路仅仅可供人通行。僮仆饥饿,马匹瘦弱,石阶湿滑,因恐惧颤抖,流出的汗水都结成了冰。妻子满脸愁容,孩子啼哭,勉强相互跟随,历经千难万险才到达并州。并州向来以寒冷惨烈闻名,今日才相信这并非空有虚名。阴云烟雾苦涩的雾气早上都不消散,初升的太阳不再有明亮光辉。骑上马鞍,拉住缰绳,前往官府,头发蜷曲,胡须张开,手指几乎冻掉。用炭炉烤砚台,蘸热水拿笔,反复写字最终也难以写成。谁说美酒能独自抵御寒冷,酒壶腹部破裂,无法倒酒。用石脂生火,靠近也不觉得暖和,浓烈的气味进入脑袋,有腥臭味。抬头羡慕鸿雁能自在生活,随着阳光向南飞去,多么自在。又羡慕燕子能知晓时节,岩穴足够隐藏小小的身形。我来这里是为了报答恩情,历经艰难不是为了追求利益和荣耀。古人有愿意为知己而死的,只担心自己冻僵的尸骨埋在边疆。朝中的老朋友难道会想念我,穿着厚重的皮衣、鞋子,帽缨华美飘扬。听说这里往北更加寒冷至极,不知道那里的百姓如何生存。

逐句剖析

"穷冬北上太行岭":深冬时节向北登上太行山山岭,

"霰雪纠结风峥嵘":雪粒雪花交织,狂风呼啸猛烈。

"熊潜豹伏飞鸟绝":熊隐藏起来,豹趴伏着,飞鸟绝迹不见,

"一径仅可通人行":只有一条小路仅仅可供人通行。

"僮饥马羸石磴滑":僮仆饥饿,马匹瘦弱,石阶湿滑,

"战栗流汗皆成冰":因恐惧颤抖,流出的汗水都结成了冰。

"妻愁儿号强相逐":妻子满脸愁容,孩子啼哭,勉强相互跟随,

"万险历尽方到并":历经千难万险才到达并州。

"并州从来号惨烈":并州向来以寒冷惨烈闻名,

"今日乃信非虚名":今日才相信这并非空有虚名。

"阴烟苦雾朝不散":阴云烟雾苦涩的雾气早上都不消散,

"旭日不复能精明":初升的太阳不再有明亮光辉。

"跨鞍揽辔趋上府":骑上马鞍,拉住缰绳,前往官府,

"发拳须磔指欲零":头发蜷曲,胡须张开,手指几乎冻掉。

"炭炉炙砚汤涉笔":用炭炉烤砚台,蘸热水拿笔,

"重复画字终难成":反复写字最终也难以写成。

"谁言醇醪能独立":谁说美酒能独自抵御寒冷,

"壶腹迸裂无由倾":酒壶腹部破裂,无法倒酒。

"石脂装火近不热":用石脂生火,靠近也不觉得暖和,

"蓬勃气入头颅腥":浓烈的气味进入脑袋,有腥臭味。

"仰惭鸿雁得自适":抬头羡慕鸿雁能自在生活,

"随阳南去何溟溟":随着阳光向南飞去,多么自在。

"又惭鳦鸟识时节":又羡慕燕子能知晓时节,

# 鳦鸟:燕子。

"岩穴足以潜微形":岩穴足够隐藏小小的身形。

"我来苔欲报恩分":我来这里是为了报答恩情,

"契阔非徇利与荣":历经艰难不是为了追求利益和荣耀。

# 契阔:聚散。

"古人有为知己死":古人有愿意为知己而死的,

"只恐冻骨埋边庭":只担心自己冻僵的尸骨埋在边疆。

"中朝故人岂念我":朝中的老朋友难道会想念我,

"重裘厚履飘华缨":穿着厚重的皮衣、鞋子,帽缨华美飘扬。

"傅闻此北更寒极":听说这里往北更加寒冷至极,

"不知彼民何以生":不知道那里的百姓如何生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苦寒行》是北宋司马光所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围绕寒冬行旅展开,开篇描绘穷冬时节北上太行岭,霰雪纷飞、狂风怒号,熊豹潜藏、飞鸟绝迹,仅存的小径崎岖难行,僮仆饥饿、马匹瘦弱,汗水瞬间结冰,诗人携妻儿历经艰难才抵达并州。接着写并州严寒超乎想象,阴雾弥漫,砚台冻硬、酒壶迸裂,即便靠近炉火也难取暖。诗人羡慕鸿雁、鳦鸟顺应时节,感慨自身为报恩义置身险境,还念及并州以北百姓生存艰难。全诗将行旅的艰辛、对自身境遇的喟叹及对百姓的同情融入诗中。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史学家、文学家,《资治通鉴》的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宰相。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为相期间,废除绝大部分新法,罢黜新党。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的诗质朴流畅,如《道傍田家》《又和夜丽村舍》《始至洛中言怀》等。词今存三首,词风清新疏淡。其散文的主要成就体现在《资治通鉴》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通史著作。此外,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等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古体诗,也是一首行旅诗。描绘了诗人寒冬时节北上太行岭及在并州经历的极端苦寒与艰难行旅,表达了诗人旅途的愁苦,以及对并州百姓在恶劣环境中生存状况的深切同情。

2. 分段赏析

“穷冬北上太行岭,霰雪糺结风峥嵘。熊潜豹伏飞鸟绝,一径仅可通人行。”开篇点明时间与地点,极寒的冬日北上太行岭,霰雪交加,狂风呼啸。此时熊豹潜藏,飞鸟绝迹,唯有一条小路勉强可供人通行,凸显环境的恶劣与旅途的艰难。“僮饥马羸石磴滑,战慄流汗皆成冰。妻愁儿号强相逐,万险历尽方到并。”具体描写旅途的困境,僮仆饥饿,马匹瘦弱,石阶湿滑,行走时因恐惧颤抖,汗水流出瞬间成冰。妻儿满脸愁容、啼哭不止,却仍相互扶持,历经千辛万苦才到达并州。“并州从来号惨烈,今日乃信非虚名。阴烟苦雾朝不散,旭日不复能精明。”写到达并州后的感受,听闻并州寒冷惨烈已久,今日亲身体验才知所言非虚。整日阴雾不散,太阳失去了往日的明亮,突出并州气候的阴森苦寒。“跨鞍缆辔趋上府,发拳须磔指欲零。炭炉炙砚汤涉笔,重复画字终难成。”描述在并州办事的艰难,骑马前往官府,头发、胡须都冻得蜷曲,手指几乎冻掉。用炭炉烤砚台,蘸热水写字,却因寒冷难以成字。“谁言醇醪能独立,壶腹迸裂无由倾。石脂装火近不热,蓬勃气入头颅腥。”进一步渲染严寒,即便有美酒也无法抵御寒冷,酒壶冻裂;石脂生火靠近也不觉得暖和,反而有刺鼻的气味。“仰惭鸿雁得自适,随阳南去何溟溟。又惭鳦鸟识时节,岩穴足以潜微形。”诗人在困境中,羡慕鸿雁能随阳南飞,自在生活;鳦鸟能适时潜藏于岩穴。借对比表达自己旅途的无奈与艰辛。“我来盖欲报恩分,契阔非徇利与荣。古人有为知已死,只恐冻骨埋边庭。”表明自己此行是为报答恩情,并非追求名利荣耀,引用古人典故,抒发自己甘愿为恩义涉险,哪怕身死边庭也在所不惜的决心。“中朝故人岂念我,重裘厚履飘华缨。传闻此北更寒极,不知彼民何以生。”最后联想到朝中故人此时正穿着厚衣暖鞋,生活优渥,不会念及自己;又听闻并州以北更为寒冷,不禁为那里百姓的生活担忧,体现出诗人的悲悯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司马光《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下一篇:宋·司马光《逍遥四章呈钦之尧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