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ào
nián
yóu
·
·
shí
zhī
jiǔ
·
·
lín
zhōng
shāng

朝代:宋作者:柳永浏览量:1
gāo
huā
xiè
lǎn
shū
tóu
zhuāng
lóu
xiū
méi
liǎn
dài
yáo
shān
héng
cuì
xiāng
duì
jié
chūn
chóu
wáng
sūn
zǒu
cháng
qiū
tān
liàn
shào
nián
yóu
nèn
shū
kuáng
fèi
rén
guǎn
zhēng
fēng
liú

译文

太阳升高了,花榭中的佳人还懒得梳头。默默无语地依靠在梳妆楼上。长长的双眉皱着,远处苍山横翠,黛眉与远山相对都满含春愁。王孙公子骑着马在回家的路上奔驰,而少年人多迷恋游玩。他们如此放纵不羁,让人费心挂念,还不如不风流。

逐句剖析

"日高花榭懒梳头":太阳升高了,花榭中的佳人还懒得梳头。

# 花榭:花园中的台榭。这里指的是女子的住处。

"无语倚妆楼":默默无语地依靠在梳妆楼上。

"修眉敛黛":长长的双眉皱着,

"遥山横翠":远处苍山横翠,

"相对结春愁":黛眉与远山相对都满含春愁。

"王孙走马长楸陌":王孙公子骑着马在回家的路上奔驰,

# 长楸陌:长着楸树的道路。指回家的路。

"贪迷恋、少年游":而少年人多迷恋游玩。

"似恁疏狂":他们如此放纵不羁,

"费人拘管":让人费心挂念,

# 拘管:挂念。,费人:让人费心。

"争似不风流":还不如不风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少年游·十之九·林钟商》是宋代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日高之时懒于梳妆,无语倚楼的慵懒神态,通过描写她的修眉、远处的翠山等景象,烘托出一种春愁的氛围。下阕则将视角转向王孙公子,他们骑马游乐,贪恋少年游乐的生活,而词人在这里表达出一种对这种疏狂行为看似嗔怪的态度,最后感叹倒不如不如此风流放纵,实则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由与束缚的复杂思考,从女子的春愁延伸到对一种生活态度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日高花榭懒梳头。无语倚妆楼。”此联开篇点明了时间和人物的状态。“日高”表明时间已经不早,而女子却“懒梳头”,一个“懒”字生动地写出了女子慵懒的神态,这种慵懒背后是她内心的惆怅。“无语倚妆楼”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神态,她默默无语地靠着妆楼,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修眉敛黛,遥山横翠,相对结春愁。”这几句是对女子神态和周围环境的描写。“修眉敛黛”细致地刻画了女子皱眉的神态,通过描写眉毛来暗示她的忧愁。“遥山横翠”描绘了远处的山峦呈现出的一片翠色,这里的“遥山”与女子的愁绪相映衬,仿佛那远处的山也带有一种凝重的色彩。“相对结春愁”则点明了主题,女子与眼前的春景相对,愁绪油然而生,将女子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的春景融合在一起。​​下阕​​:“王孙走马长楸陌,贪迷恋、少年游。”这两句将视角从女子转向了王孙公子。“王孙走马长楸陌”描绘出王孙公子骑着马在长楸路上驰骋的画面,“走马”一词表现出他们的潇洒自在。“贪迷恋、少年游”则点明了他们贪恋少年游乐的生活,这种生活充满了活力和放纵,与上阕女子的慵懒忧愁形成鲜明的对比。“似恁疏狂,费人拘管,争似不风流。”这几句表达了词人对王孙公子疏狂行为的态度。“似恁疏狂”指出了王孙公子的疏放张狂,“费人拘管”表示这种行为让人难以管束,带有一种嗔怪的情绪。而“争似不风流”则是一种看似矛盾的表达,实际上是在感慨如果能够不如此风流放纵,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和需要被拘管的情况,从侧面反映出一种对自由与约束关系的思考,也暗示了女子虽然被愁绪困扰,但也许她也在向往一种没有束缚的生活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柳永《少年游·十之八·林钟商》

下一篇:宋·柳永《少年游·十之十·林钟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