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óu
chūn
·
·
fèng
lóu
chéng
jiā
ruì

朝代:宋作者:柳永浏览量:1
fèng
lóu
chéng
jiā
ruì
jiàng
shèng
tán
ēn
yán
jiào
tái
qīng
dòng
tiān
yán
gōng
yàn
líng
chén
xiāo
fèi
bǎo
shēng
jiǔ
quàn
jiāo
xiāng
yán
shòu
寿
dài
chuí
jīn
háng
yuān
wàng
yáo
yún
gòng
nán
shān
wàn
suì

译文

天子禁城的楼阁呈现嘉瑞之气,圣祖降临,广布恩泽,四方受益。夜晚的祭台显得很清冷,供奉圣祖的道场庄严肃穆,朝廷举办的宴会到凌晨还箫鼓声沸。在宴会上众臣以保生酒上祝圣寿,还有花椒酒味道醇厚,延寿带垂下细细的金丝。大臣们像鹓鹭般排着整齐队列仰望皇帝,齐声祝愿皇帝长寿万岁。

逐句剖析

"凤楼郁郁呈嘉瑞":天子禁城的楼阁呈现嘉瑞之气,

# 郁郁:华盛的样子。,凤楼:有凤凰图案装饰的楼宇。这里指天子禁城的楼阁。

"降圣覃恩延四裔":圣祖降临,广布恩泽,四方受益。

# 四裔:周边。裔,指边远之地。,降圣覃恩:圣祖降临,广布恩泽。降圣,指九天司命天尊。《宋史·真宗纪》:“(大中祥符五年)冬十月戊午,延恩殿道场,帝瞻九天司命天尊降。”覃恩,广为恩典。覃,延长,扩展。

"醮台清夜洞天严":夜晚的祭台显得很清冷,供奉圣祖的道场庄严肃穆,

# 洞天:本指神仙居住的地方。道教对神仙所居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即所谓洞天福地。这里指的是供奉圣祖的道场,醮台上如洞天的设施。,醮台:道士做道场时所设的祭祀神仙的坛台。

"公宴凌晨箫鼓沸":朝廷举办的宴会到凌晨还箫鼓声沸。

# 公宴:亦作“公筵”。公卿高官之宴会。王粲《公宴》有张铣解题曰:“此侍曹操宴,时操未为天子,故云公宴。”

"保生酒劝椒香腻":在宴会上众臣以保生酒上祝圣寿,还有花椒酒味道醇厚,

# 腻:绵软醇厚。,椒香:椒香之酒。一说花椒酒的香气。古时习俗,将椒置于酒或浆中以敬长者或祀神。,保生酒:宋代保生长寿的酒。保生,保护并使其生存繁衍之意。当时宋真宗特为赵玄朗上尊号“祖上保生天尊大帝”,简称“保生天尊”。保生酒的命名,即本于此。

"延寿带垂金缕细":延寿带垂下细细的金丝。

# 延寿带:即指金缕延寿带与金丝续命缕。宋代在降圣节时,人们会相互赠送缀有珠玉金银的罗带。

"几行鹓鹭望尧云":大臣们像鹓鹭般排着整齐队列仰望皇帝,

# 尧云:指皇帝。《史记·五帝本纪》载:“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鹓鹭:这里指的是群臣。

"齐共南山呼万岁":齐声祝愿皇帝长寿万岁。

# 南山呼万岁:高呼皇帝万岁,寿比南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玉楼春·凤楼郁郁呈嘉瑞》是北宋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作。词中描写了皇宫夜晚举行醮仪后举办盛大宴会的情景,字里行间隐含着对宋真宗沉迷求仙活动、群臣迎合附和行为的不满。全词采用详细铺陈叙述的方式,表面看像是如实记录场景,实际上将褒贬态度藏在文字背后,既具有不错的文学价值,也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宋真宗在景德元年(1004年)与契丹签订澶渊之盟、送上岁币议和后,自觉颜面受损,便和王钦若一同谋划,谎称有“天书”降临,想借此披上“君权神授”的神圣外衣,挽回自己的声望。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开始,真宗假托神人五次降下“天书”,还开展了上圣祖尊号、东封泰山、西祀汾阴等一系列大型活动,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天书”事件。在“天书”事件期间,真宗下诏设立了多个庆祝节日。他把正月三日“天书”降临的日子定为天庆日,“天书”再次降临的日子定为天贶节,七月一日赵玄朗降生的日子定为先天节,十月二十四日“天书”降于延恩殿的日子定为降圣节。同时下令在京城修建景灵宫来供奉圣祖,要求天下府州军监的天庆观都增建圣祖殿。降圣节和天庆节、先天节,一同被称为三大节日。柳永大约有十首词和“天书”事件相关,每首词都有现实背景。这首《玉楼春》就是其中描写宫中夜醮的作品。词里提到的宫中夜醮等情节,都是有真实事件依据的,并非柳永凭空想象或夸大其词。实际上,柳永是依据真宗亲自撰写并“布告天下”的《圣祖临降记》来创作这首词的。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概是大中祥符五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宫廷时政题材的词。描绘了夜醮的翌日宋真宗在皇宫中举行盛宴,接受朝臣称贺的场景,展现了醮台的庄严肃穆、公宴的热闹喧腾,以及群臣佩戴延寿带、进献保生酒、山呼万岁的细节。词中看似铺陈实录,实则暗含对宋真宗假托“天书”、沉迷求仙之道的荒唐行径的不满,以及对群臣逢迎附和、朝政昏聩的隐忧,同时也透露出柳永早期对时政的关注及其希世求进之心。

2. 写作手法

比喻:“几行鹓鹭望尧云”,运用“鹓鹭”的比喻,“鹓鹭”常用来比喻朝官行列整齐有序,如同鹓鸟和鹭鸟排列成行。本句将朝廷群臣依班排列的样子比作鹓鹭成行,形象地描绘出群臣整齐有序、恭敬仰望皇帝的场景。既展现了宫廷宴会中群臣的礼仪姿态,又暗含对群臣这种整齐划一、迎合附和姿态的微妙讽刺,间接表达了对当时官场逢迎风气的不满。

3. 分段赏析

上阕开头“凤楼郁郁呈嘉瑞”一句,描绘了宋真宗迎接吉祥征兆的情景。“降圣覃恩延四裔”体现出这次为赵玄朗“降圣”延恩殿而举行的夜醮礼仪十分隆重,这与《宋史·礼志》中“休假五日,两京诸州府,前七日建道场设醮,假内禁屠辍刑,听士民宴乐,京师张灯一夕”的记载相符。接着“醮台清夜洞天严,公宴凌晨箫鼓沸”两句,一面展现了夜晚祭台道场的庄严肃穆,一面呈现了凌晨皇宫宴会的热闹喧腾。虽然字面上像是如实记录场景,没有明显的褒贬之词,但字里行间暗含着对宋真宗沉迷神仙之道、行事荒唐的不满。结合史书来看,真宗时期的政治弊端也能从中窥见一二。下阕继续展现宫中的盛大宴会场景。“保生酒劝椒香腻,延寿带垂金缕细”是《宋史·礼志》中记载的降圣节礼仪的生动写照:“中书、亲王、节度、枢密、三司以下至驸马都尉,诣长春殿进金缕延寿带、金丝续命缕,上保生寿酒。”降圣节宴请百官时,大臣们需佩戴延寿带入宫庆贺。“延寿带”与“保生酒”是降圣节礼仪中的特有必备物品。“几行鹓鹭望尧云”一句,形象地描绘出群臣按班次排列成行,如鹓鹭般进退有度,瞻望帝王的情景。“齐共南山呼万岁”则刻画了众人一同山呼万岁、祝愿皇帝寿比南山的画面,鲜活地呈现了当时“一国君臣”尊“圣”之举如同“发狂”般的荒诞景象。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和柳永创作的另外四首与“天书”事件相关的《玉楼春》词一样,都体现出柳永对时政的高度关注。这说明柳永早期的作品并非只围绕风月情事,还有一系列涉及时政、进献宫廷的词作。从这些作品中,能看出他希望在仕途有所作为的心态,同时他在词中也隐约流露出对当朝的态度:既有对宋真宗追求仙术之道的不满,也有对群臣随声附和、推波助澜的批评,更包含着对当时昏暗朝政的忧虑。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首与前一首(指《玉楼春·昭华夜醮连清曙》)当写于同时。所不同处在于一是借古说今,一是直说罢了。这回所讽,不止于对宋真宗耽于神仙之道的荒唐,也捎带上群臣的沉湎其中,推波助澜。“一国君臣如病狂然,吁,可怪也”(《宋史·真宗纪赞》)。可见,连正史亦有微词。细绎二词,柳永的讽刺揶揄藏头露脚,他仿佛只是实录,褒贬并不明显,想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词的意味不大,甚至有些枯燥,然其史料价值却不容低估。将其与史书对读,真宗朝荒政弊端一目了然。

不详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星琦《柳永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柳永《凤衔杯(二之二·大石调)》

下一篇:宋·柳永《玉楼春·五之三·大石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