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ié
·
·
jiàn
jué
fāng
jiāo
míng
mèi

朝代:宋作者:柳永浏览量:1
jiàn
jué
fāng
jiāo
míng
mèi
lái
gāo
chén
āi
mǎn
qiǎn
táo
shēn
xìng
rǎn
fēng
cái
yín
táng
jìng
lín
diàn
zhǎn
yān
xiù
cuì
guī
jiǎ
píng
kāi
yīn
qíng
léi
yún
zhōng
chuī
yóu
biàn
péng
lái
pái
huái
qián
hòu
sān
qiān
zhū
shí
èr
jīn
chāi
xià
chē
chéng
yàn
jìn
chūn
tái
hǎo
yōng
róng
dōng
shān
kān
xiào
ào
běi
hǎi
zūn
léi
qiě
zhuī
péi
fèng
chí
guī
gèng
chóng
lái

译文

春天来了,京郊的景色渐渐鲜妍悦目,昨夜下了一场春雨,洒湿凡尘。满眼都是浅色的桃花和深色的杏花,露水将它们染色,春风为它们裁衣。安静的银白色的水塘,水面的波纹就像把卷着的竹席慢慢展开一样,从岸边一层推一层,形成如鱼鳞一样的水上画面,云雾缭绕的山峰已然翠绿,像龟背一样的丘陵就像孔雀开屏一样的美丽。权贵郊游的乐队吹起鼓乐,声音如雷,在云雾间环绕,我游遍了山间美景。遇到权贵的车仗,我徘徊在车仗周围观看。长官的旗帜前后簇拥,众多尊贵的宾客穿着华丽的鞋子,身旁还有许多美丽的歌姬舞女相伴。文雅之人与世俗之人都和乐融融,他们下车摆设野餐,餐饮的场所都选择风景美好的地方。权贵带来的妓女雍容华贵,他真有东晋谢安的儒雅之风,而陪他饮酒之人都极善饮酒,可以和汉献帝时的孔融媲美。姑且也追随他做个陪客,像他这么大的官郊游厌足回到京城了,哪能再来呢。

逐句剖析

"渐觉芳郊明媚":春天来了,京郊的景色渐渐鲜妍悦目,

# 明媚:鲜妍悦目。,芳郊:京郊的景色。,渐觉:渐渐让人感觉到。

"夜来膏雨":昨夜下了一场春雨,

# 膏雨:即春雨。古有谚语“春雨贵如油”,故称春雨为膏雨。膏:油脂。

"一洒尘埃":洒湿凡尘。

"满目浅桃深杏":满眼都是浅色的桃花和深色的杏花,

# 满目浅桃深杏:满眼都是浅色的桃花和深色的杏花。因为桃花颜色相对浅淡,故称浅桃;而杏花颜色相对深艳,因此称深杏。

"露染风裁":露水将它们染色,春风为它们裁衣。

# 露染风裁:露水将它们染色,春风为它们裁衣。

"银塘静、鱼鳞簟展":安静的银白色的水塘,水面的波纹就像把卷着的竹席慢慢展开一样,从岸边一层推一层,形成如鱼鳞一样的水上画面,

# 簟展:把卷着的竹席慢慢展开。簟:坐卧用的竹席。,鱼鳞:形容水波的形状好像鱼鳞一样。,银塘静:银白色的水塘非常安静。银塘:水塘在阳光照耀下泛着银光,故称银塘。

"烟岫翠、龟甲屏开":云雾缭绕的山峰已然翠绿,像龟背一样的丘陵就像孔雀开屏一样的美丽。

# 龟甲:指地面隆起的像龟背一样的丘陵。,烟岫:指云雾缭绕的山峰。

"殷晴雷":权贵郊游的乐队吹起鼓乐,声音如雷,

# 殷晴雷:指鼓乐声如雷声一样洪亮。殷:象声词,震动的声音。晴雷:晴天之雷。

"云中鼓吹":在云雾间环绕,

"游遍蓬莱":我游遍了山间美景。

#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三仙山之一,这里比喻京郊外的山美丽得就好像蓬莱仙境一样。

"徘徊":遇到权贵的车仗,我徘徊在车仗周围观看。

"集旟前后":长官的旗帜前后簇拥,

# 集旟:古代军队出征时举的旗帜。

"三千珠履":众多尊贵的宾客穿着华丽的鞋子,

# 三千珠履:形容贵宾众多。珠履:缀有珠玉的鞋子。

"十二金钗":身旁还有许多美丽的歌姬舞女相伴。

"雅俗熙熙":文雅之人与世俗之人都和乐融融,

# 雅俗熙熙:文雅之人和流俗之人相处的其乐融融,一切物态看上去都是那样美好。熙熙:温和欢乐的样子。

"下车成宴尽春台":他们下车摆设野餐,餐饮的场所都选择风景美好的地方。

"好雍容、东山妓女":权贵带来的妓女雍容华贵,他真有东晋谢安的儒雅之风,

"堪笑傲、北海尊罍":而陪他饮酒之人都极善饮酒,可以和汉献帝时的孔融媲美。

# 尊罍:酒器。

"且追陪":姑且也追随他做个陪客,

"凤池归去":像他这么大的官郊游厌足回到京城了,

"那更重来":哪能再来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是北宋柳永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笔触清丽,行文舒展流畅,绘景极为出色。其中“银塘”几句,比喻新奇又恰到好处,把山比作屏风较为常见,可将水喻为席面却实属罕见,足见柳永用词的精妙。整首词围绕宴饮展开,着力刻画场面的奢华与气派,字里行间隐隐流露出词人置身此种应酬情境时的无奈之感,让人品出他内心的复杂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并无确切记载,不过从内容推断应为赠人之作。依据词的下片内容来看,所赠对象应该是一位地方主官,只是其姓氏难以知晓。还有一种说法称,在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杭州官员孙何接到诏令,要回汴京到太常礼院任职,柳永特意创作了这首词为他送别。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宴饮词。描绘了芳郊明媚的春景与豪华气派的宴饮场面,通过上片清丽流转的写景、下片连续用典的铺排,含蓄表达了词人对宴饮应酬的无奈之情。

2. 写作手法

比喻:“银塘”几句运用比喻,把山比作屏常见,将水比作席却新奇,形象展现山水形态,使画面直观且独特,给人以新鲜之感,让景色如在眼前,凸显出景物的特质,增强画面美感与表现力。用典:下片多处用典,如“三千珠履”“十二金钗”等,借历史故事或典故中的场景、人物,生动描绘出宴饮的奢华、参与人员的高贵,还有表演者之美之众,丰富内涵,以古衬今,尽显宴饮不凡,增添文化底蕴。

3. 分段赏析

上片伊始,前三韵将艳丽迷人的春色尽情展现,为后续宴饮场景营造出唯美背景。至第四韵起,乐声乍响,恰似晴空霹雳、云中仙乐,拉开宴饮大幕,同时以蓬莱仙境指代游玩之地,巧妙地凸显出这场宴饮的超凡脱俗,顺利过渡至下片。下片直击宴饮现场,“集旟”“下车”“春台”等词皆引自古代文献,还接连用典。“三千珠履”彰显与宴者的尊贵众多,“十二金钗”描绘表演者的美貌云集;“好雍容、东山妓女”尽显宴饮的华贵气派,可比肩东晋谢安之宴,“堪笑傲、北海尊罍”突出宴饮的热闹非凡,热度远超东汉孔融之会。这些典故皆以对偶呈现,大肆铺陈。而柳永自己仅是这场盛宴的陪衬,以“凤池归去,那更重来”流露出对盛宴难逢的欣喜与庆幸。

4. 作品点评

词人创作这首词时匠心独运。上片起始,先用前三韵浓墨重彩地勾勒出明媚艳丽的春色,为即将登场的宴饮精心打造出唯美背景。待到第四韵,乐声乍起,恰似晴空霹雳、云中仙乐奏响,瞬间拉开宴饮大幕,同时以蓬莱仙境指代众人游乐之地,这般精妙比喻与指代,无一不是为了突显这场宴饮的超凡脱俗,不着痕迹地引出下片对宴饮的细致描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尽管此词意思平常,但除了描写铺叙之工以外,还可让后人了解当时的社会心理和习俗,其价值就不仅仅限于文学方面了。

不详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陶然《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柳永《醉蓬莱·渐亭皋叶下》

下一篇:宋·柳永《迎春乐(林钟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