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传学中禄":世间相传读书可求禄,
"小子乃逢辰":我这晚辈恰逢好时运。
"一入谏诤司":一旦进入谏诤的官署,
"鸿毛忽其身":自身便如鸿毛般轻贱。
"可负万乘主":甘愿辜负君王的信任,
"甘为三黜人":也愿做多次被贬斥之人。
"岂量尧舜心":怎料君王有尧舜之心,
"如日照孤臣":如阳光照耀我这孤臣。
"薄责落善地":从轻发落来到好地方,
"雅尚过朝伦":清雅志趣胜过朝廷同僚。
"仅同龟在泥":只如龟蛰伏在泥中,
"敢冀蠖求伸":怎敢期望像尺蠖般伸展。
"朱楼逼清江":红楼紧靠着清澈江水,
"下睨百丈鳞":向下俯视水中的百条鱼。
"羡此南鱼乐":羡慕这些南方鱼儿的快乐,
"不忍持钩轮":不忍心拿起鱼钩鱼线。
"为郡良优优":治理郡县还算宽裕,
"乏才止循循":我无才能只能循规蹈矩。
"恬愉弗扰外":内心恬淡不被外物侵扰,
"何以慰远民":凭什么安慰远方百姓。
"拙可存吾朴":愚拙能保持我的本真,
"静可逸吾神":清静能使我的精神安逸。
"渐得疏懒味":渐渐体会到疏懒的滋味,
"下车将四旬":到任将要四十天了。
"嘉兴风雅来":嘉兴的风雅诗文传来,
"观对如天宾":观赏面对如同天上宾客。
"感兹韶夏音":感激这如《韶》《夏》般的乐章,
"佐我台上春":助我台上的春光更美好。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吴区)人。大中祥符进士,曾主持“庆历新政”,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正。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多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等。著有《范文正公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古体诗,也是一首酬答诗。围绕个人仕途、情志及与友人的交往展开,既表达了治政主张和对百姓的关怀,也抒发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2. 写作手法
化用:“甘为三黜人”化用《论语·微子》中“柳下惠为士师,三黜”的典故,以柳下惠多次被贬仍坚守正道的故事,暗喻自身虽遭贬谪却不改忠直的品格。用典:“羡此南鱼乐”用《庄子·秋水》中“濠梁观鱼”的典故,原意是庄子看到鯈鱼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动,认为鱼很快乐,惠子则对此提出质疑,引发了两人关于人是否能知晓鱼之快乐的辩论。后来,人们常用此典故表示纵情山水,逍遥游乐,或借指游乐之所。诗人借“鱼乐”意象流露对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暗含退隐之思。
3. 分段赏析
“世传学中禄,小子乃逢辰”,诗人从求学求禄的世情说起,自谦“小子”却言“逢辰”,暗含对自身际遇的感慨。“一入谏诤司,鸿毛忽其身”以“鸿毛”为喻,写出任谏官后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态度,凸显其责任感。“可负万乘主,甘为三黜人”化用《论语》中柳下惠“三黜”的典故,表明宁肯多次被贬,也不愿辜负君主的忠直品格。“岂量尧舜心,如日照孤臣”以“尧舜”代指贤明君主,用“日照”比喻君主的恩遇,抒发对朝廷的赤诚。“薄责落善地,雅尚过朝伦”写被贬至好地方,庆幸仍能坚守高尚志趣。“仅同龟在泥,敢冀蠖求伸”以“龟在泥”“蠖求伸”为喻,既显处境的困顿,又藏隐忍中的期许。“朱楼逼清江,下睨百丈鳞”描绘任职地朱楼临江、俯瞰游鱼的景象,画面清新。“羡此南鱼乐,不忍持钩纶”化用“濠梁观鱼”典故,借羡慕鱼的自在,流露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为郡良优优,乏材止循循”自谦治理地方只能循规蹈矩。“恬愉弗扰外,何以慰远民”则体现不扰民、安民生的治政理念,饱含对百姓的关怀。“拙可存吾朴,静可逸吾神”以“拙”“静”自况,表达坚守本真、追求心灵安宁的想法。“渐得疏懒味,下车将四旬”写任职近四十天,渐渐体会到疏懒的滋味,暗含对当下生活的适应。“嘉兴风雅来,观对如天宾”点出友人寄诗之事,将友人比作“天宾”,显敬重之情。“感兹韶夏音,佐我台上春”以“韶夏”雅乐喻友人诗作,写其如春风般令人愉悦,呼应酬答主题,收束全篇。
上一篇:宋·范仲淹《寄欧静秀才》
下一篇:宋·范仲淹《依韵答贾黯监丞贺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