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ùn
bīng
zhōu
zhèng
xuān
huī
jiàn
èr
shǒu
èr

朝代:宋作者:范仲淹浏览量:1
西
zài
yóu
cóng
shàng
cēn
bàn
gōng
huí
céng
chén
zūn
jiǔ
jiào
kōng
céng
tái
lěi
xiè
jiē
qīng
kuàng
wàn
qiān
mén
jìn
cōng
xiàng
xíng
chūn
xiàn
què
cán
dào
wén
wēng

译文

我与客人在西湖上纵情游览,湖边的建筑参差错落,有一大半都是佛宫。回顾过去,时光像白驹过隙一样不曾停止,静下来想喝一杯酒,都让我觉得是虚度光阴。层层高台上建造的敞屋是那么明朗开阔,杭州城许多人家的门前都郁郁葱葱,一派生机。面对一派繁荣景象,泛舟西湖欣赏春光只觉快乐无限,可自己依然感到惭愧,不敢说继承了文翁的卓越政绩。

逐句剖析

"西湖载客恣游从":我与客人在西湖上纵情游览,

# 恣游:纵情游览;纵情游荡。

"湖上参差半佛宫":湖边的建筑参差错落,有一大半都是佛宫。

"回顾隙驹曾不息":回顾过去,时光像白驹过隙一样不曾停止,

# 隙驹:比喻易逝的光阴。

"沉思樽酒可教空":静下来想喝一杯酒,都让我觉得是虚度光阴。

"层台累榭皆清旷":层层高台上建造的敞屋是那么明朗开阔,

"万户千门尽郁葱":杭州城许多人家的门前都郁郁葱葱,一派生机。

"向此行春无限乐":面对一派繁荣景象,泛舟西湖欣赏春光只觉快乐无限,

"却惭何道继文翁":可自己依然感到惭愧,不敢说继承了文翁的卓越政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二首(其二)》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创作的七言律诗。诗中以西湖为背景,首联勾勒出西湖游人如织、寺庙隐现的热闹景象;颔联回顾往昔,尽显不虚度光阴的勤勉;颈联聚焦当下,描绘出西湖周边楼宇宏伟、人家掩映于葱郁间的盎然生机;尾联既写春日游湖之趣,又借“文翁”典故,表达怀古自惭、谦逊自警之意。全诗巧用典故,将写景、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色泽明快的笔触下,既有西湖风光的秀丽描摹,又蕴含诗人志存高远的非凡襟怀,在游赏之乐中彰显出其济世安民的抱负与自我砥砺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吴区)人。大中祥符进士,曾主持“庆历新政”,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正。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多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等。著有《范文正公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二首》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于公元1049年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彼时,范仲淹正担任钱唐守一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唱和诗。描绘了西湖的热闹景象与优美风光,体现了诗人对西湖景观的赞美,如众多佛宫、清旷的亭台楼阁等。同时借回顾时光流逝,表达对时光匆匆的感慨。诗人还因在此行春而感到愉悦,最后以自谦之语,表达对自身政绩的思考,体现出诗人的谦逊品质。

2. 分段赏析

首联:“西湖载客恣游从,湖上参差半佛宫”,开篇描绘西湖上游客尽情游玩,湖边佛宫错落有致,展现出西湖的热闹与独特风貌,点明西湖的人气与宗教氛围。颔联:“回顾隙驹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诗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时光如白驹过隙,一刻不停,进而思考人生不应虚度,樽酒不应空对,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颈联:“层台累榭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继续描绘西湖周边景色,层叠的亭台楼阁清幽旷远,千家万户一片葱郁,进一步赞美西湖的清旷之美与城市的繁华。尾联:“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诗人表达在此行春感受到无限快乐,但又惭愧自己不知以何种方式能像文翁一样做出突出政绩,以自谦之语收束全诗,展现诗人对自身的要求与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仲淹《即席呈太傅相公》

下一篇:宋·范仲淹《留题常熟顶山僧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