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ò
chén
zhōu
shàng
yàn
xiàng
gōng

朝代:宋作者:范仲淹浏览量:1
nǎng
yóu
qīng
chén
zhī
jīn
jué
guāng
róng
guān
shí
céng
huáng
fēi
péi
guó
lùn
chóng
qiú
jiàng
zhàng
jiù
shī
tán
wén
jiǎng
dào
hún
juàn
yǎng
hào
cún
zhēn
jué
shuāi
kuì
zhù
yán
ēn
wèi
bào
pěng
shāng
wèi
shòu
寿
xiàn
shēng
shī

译文

过去因清正之举被朝廷知晓,如今感觉其光荣在一时堪称首位。曾经进入朝廷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再次前来向其请教以获取教导。谈论文道全然没有疲倦,修养浩然正气、保持本真从未衰减。只惭愧如铸颜般的培育之恩未能报答,捧起酒杯为其祝寿献上这首诗。

逐句剖析

"曩由清举玉宸知":过去因清正之举被朝廷知晓,

"今觉光荣冠一时":如今感觉其光荣在一时堪称首位。

"曾入黄扉陪国论":曾经进入朝廷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

"重求绛帐就师资":再次前来向其请教以获取教导。

# 求:宋本作来。

"谈文讲道浑无倦":谈论文道全然没有疲倦,

"养浩存真绝不衰":修养浩然正气、保持本真从未衰减。

"独愧铸颜恩未报":只惭愧如铸颜般的培育之恩未能报答,

"捧觞为寿献声诗":捧起酒杯为其祝寿献上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过陈州上晏相公》是宋代诗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开篇“曩由清举玉宸知,今觉光荣冠一时”,回忆往昔因晏相公举荐而被朝廷知晓,如今深感荣耀。接着“曾入黄扉陪国论,重求绛帐就师资”,提及自己曾参与国家大事讨论,现在又希望得到晏相公的教导。“谈文讲道浑无倦,养浩存真绝不衰”,赞美晏相公谈文讲道不知疲倦,品德修养高尚。最后“独愧铸颜恩未报,捧觞为寿献声诗”,表达自己对晏相公如孔子铸颜渊般恩情未报的惭愧,并献上诗歌为其祝寿。整首诗以庄重典雅的风格,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回顾以及对晏相公的赞美,抒发了诗人对晏相公的感恩之情,展现出诗人对恩人的敬重。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吴区)人。大中祥符进士,曾主持“庆历新政”,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正。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多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等。著有《范文正公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独愧铸颜恩未报”,运用孔子铸颜渊的典故,将晏相公对自己的恩情比作孔子对颜渊的培育之恩,使感恩之情的表达更加深刻且富有文化内涵,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正面描写:“谈文讲道浑无倦,养浩存真绝不衰”,从正面直接描写晏相公谈文讲道的不倦以及品德修养的高尚,让晏相公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有力地传达出诗人对晏相公的赞美之情。

2. 分段赏析

“曩由清举玉宸知,今觉光荣冠一时”:首联回忆过去并感慨当下。“曩由清举玉宸知”,“曩”指过去,“清举”表明晏相公公正地举荐自己,使得自己被朝廷(玉宸指代朝廷)知晓,这一句点明了诗人与晏相公之间的知遇之恩,为全诗情感的抒发奠定基础。“今觉光荣冠一时”,诗人感慨因晏相公的举荐,如今自己深感无比光荣,在当时备受瞩目,直接表达出对晏相公举荐之恩的感激,以及对当下处境的喜悦。​“曾入黄扉陪国论,重求绛帐就师资”:颔联讲述自己的经历和对晏相公的期待。“曾入黄扉陪国论”,“黄扉”指宰相办公之地,说明诗人曾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这一成就得益于晏相公的举荐。“重求绛帐就师资”,“绛帐”指代师长,诗人再次希望能在晏相公的教导下进一步提升自己,体现出对晏相公才学的敬重和对其教导的渴望,进一步加深了对晏相公的感恩之情。​“谈文讲道浑无倦,养浩存真绝不衰”:颈联赞美晏相公的品德和才学。“谈文讲道浑无倦”,晏相公谈论文章、讲述道理不知疲倦,突出其对学问的热爱和专注。“养浩存真绝不衰”,“养浩”出自孟子“养浩然之气”,说明晏相公注重品德修养,保持着纯真的本性,且这种修养从未衰减,从才学和品德两方面对晏相公进行赞美,展现出晏相公的高尚形象。​“独愧铸颜恩未报,捧觞为寿献声诗”:尾联直接表达感恩和祝寿之情。“独愧铸颜恩未报”,以孔子对颜渊的教导和培育(铸颜)来比喻晏相公对自己的恩情,诗人惭愧自己尚未报答这份恩情,体现出感恩之深切。“捧觞为寿献声诗”,在晏相公寿辰之际,诗人捧着酒杯为其祝寿,并献上这首诗歌,将感恩与祝寿之情融合,使情感表达达到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仲淹《送识上人游金山寺》

下一篇:宋·范仲淹《萧洒桐庐郡十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