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玉女窗":幽深美好的玉女窗,
"想像玉女妆":想象着玉女在这里梳妆的样子。
"皎皎月为鉴":以皎洁明亮的月亮作为镜子,
"飘飘霓作裳":用飘飘的霓虹当作衣裳。
"莫学阳台梦":不要学习那阳台的梦境,
"无端惑楚王":平白无故地迷惑了楚王。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吴区)人。大中祥符进士,曾主持“庆历新政”,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正。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多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等。著有《范文正公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出游纪景的五言古诗。此诗通过对出游嵩山所见的玉女窗进行描写,提醒人们不要被虚幻的事物所迷惑,展现诗人在游览中的感悟。
2. 写作手法
想象:“窈窕玉女窗,想像玉女妆。皎皎月为鉴,飘飘霓作裳”,诗人由现实中的玉女窗展开想象,塑造出玉女美丽、超凡的形象,增添诗歌的浪漫色彩与艺术感染力。用典:“莫学阳台梦,无端惑楚王”,运用“阳台梦”的典故,是指宋玉《高唐赋》中巫山神女与楚王在阳台相会的梦境,诗人借此劝诫世人勿被虚幻迷惑,使诗歌的劝诫意味更具深度和文化底蕴。
3. 分段赏析
“窈窕玉女窗,想像玉女妆”,诗人开篇点明描写的是“玉女窗”,“窈窕”一词赋予窗户一种优美、幽深的气质。紧接着,诗人展开想象,猜测在这窗前,曾有玉女在此梳妆打扮,为整首诗奠定了奇幻、美妙的基调。“皎皎月为鉴,飘飘霓作裳”,诗人进一步想象,描绘出一幅如梦如幻的画面。玉女以天空中皎洁的明月作为镜子,用飘飘的霓虹当作衣裳,不仅塑造出玉女超凡脱俗、美丽动人的形象,也营造出一种空灵、奇幻的氛围。“莫学阳台梦,无端惑楚王”,诗人的笔触从美好的想象转向借典故表达观点。“阳台梦”的典故,讲述了巫山神女与楚王在阳台的短暂欢会,楚王因此沉迷其中。诗人在这里劝诫人们不要像楚王一样,沉迷于虚幻不实的梦境,无端被迷惑,使诗歌上升到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考。
上一篇:宋·范仲淹《送魏介之江西提点》
下一篇:宋·范仲淹《寄题溪口广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