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泉在天半":灵泉高悬在半空中,
"狂波不能侵":汹涌的波涛也无法侵扰它。
"神蛟穴其中":蛟龙在泉中筑穴,
"渴虎不敢临":饥渴的老虎也不敢靠近。
"隐照涵秋碧":幽光映照着秋日的碧色,
"泓然一勺深":看似只有一勺深的泉水实际却深不可测。
"游润腾云飞":泉水滋养腾飞的蛟龙,
"散作三日霖":散作连绵三日的甘霖。
"天造岂无意":天造之物岂会无意,
"神化安可寻":神妙的变化怎能追寻
"挹之如醍醐":舀起泉水如饮醍醐,
"尽得清凉心":彻底获得清凉的心境。
"闻之异丝竹":泉声不同于丝竹之音,
"不含哀乐音":不夹杂哀伤或欢愉的情绪。
"月好群籁息":月色皎洁时万籁俱寂,
"涓涓度前林":泉水潺潺流过前方树林。
"子晋罢云笙":仙人王子晋停下云笙,
"伯牙收玉琴":伯牙也收起玉琴。
"徘徊不拟去":徘徊不忍离去,
"复发沧浪吟":再次吟唱《沧浪歌》。
"乃云尧汤岁":说起尧舜时代的太平年岁,
"盈盈长若今":泉水丰盈如现在一般。
"万里江海源":它是万里江海的源头,
"千秋松桂阴":千年松桂的荫庇之地。
"兹焉如有价":若这泉水真有价格,
"北斗量黄金":需用北斗星来量取黄金。)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吴区)人。大中祥符进士,曾主持“庆历新政”,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正。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多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等。著有《范文正公集》。
1. 分段赏析
首四句“灵泉在天半,狂波不能侵。神蛟穴其中,渴虎不敢临。”以夸张手法突显白云泉的地理奇绝。“天半”强调其高悬山腰的险峻,“狂波”“渴虎”两个意象形成反差——再汹涌的波涛无法撼动,再凶猛的野兽不敢靠近,通过“不能”“不敢”的否定句式,赋予泉水超越自然规律的神性。蛟龙穴居的传说更添神秘色彩,为后文“神化”埋下伏笔。中八句从“隐照涵秋碧”至“不含哀乐音”,转入对泉水特质的细腻刻画。“一勺深”以微小容器反衬深邃,与“秋碧”的冷色调共同营造幽玄意境。“腾龙飞”“三日霖”将泉水滋养万物的能量具象化,过渡到“天造岂无意”的哲理思考。最妙在听觉描写:以“醍醐”喻泉水清冽,用“异丝竹”对比人造音乐,强调其“不含哀乐音”的超然特质,既写实——山泉本无情感,又暗喻士大夫追求的超脱境界。后八句“月好群籁息”至“北斗量黄金”展现时空交织的意境。月下泉声“涓涓”与“群籁息”的静动对照,引出子晋、伯牙两位音乐传奇人物的退场,暗示自然天籁胜过人间绝响。“沧浪吟”用典而不露痕迹,将个人徘徊与屈原《渔父》的隐逸情怀相连。“尧汤岁”以古喻今,将泉水恒常性与历史兴衰对照,“万里”“千秋”的时空拓展,最终以“北斗量黄金”的奇崛比喻收束——北斗为勺量取黄金,既呼应前文“一勺深”,又以星空之宏大写泉水之珍贵,形成天地相映的壮阔画面。
下一篇:宋·范仲淹《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