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栖曾未托椅梧":地位卑微未曾栖息于梧桐,
"敢议雄心万里途":怎敢谈论有雄心壮志去行万里之途。
"蒙叟自当齐黑白":像庄子自然应当看淡是非黑白,
"子牟何必怨江湖":子牟又何必怨恨身处江湖。
"秋天响亮频闻鹤":秋天常常听到响亮的鹤鸣声,
"夜海朣胧每见珠":夜海朦胧中常常看到明珠。
# 胧:一作昽。,朣:一作曈。
"一醉一吟疏懒甚":喝醉一次吟一首诗,疏懒闲散得很,
"溪人能信解嘲无":溪边之人能相信并理解我这种自我解嘲吗。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吴区)人。大中祥符进士,曾主持“庆历新政”,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正。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多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等。著有《范文正公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卑栖曾未托椅梧,敢议雄心万里途”:诗人感慨自己地位卑微,未曾像凤凰栖息于梧桐那样得遇明主,不敢妄谈有雄心壮志去实现万里之途。直接表达出自己未得重用的遗憾。颔联“蒙叟自当齐黑白,子牟何必怨江湖”:诗人以庄子齐物思想自比,认为应看淡是非黑白;又以子牟典故表明自己虽处江湖,也不怨愤。此联体现出诗人豁达、超脱的心境,虽有未得重用之憾,但能自我排解。颈联“秋天响亮频闻鹤,夜海朣胧每见珠”:描绘秋天常听到鹤的响亮叫声,夜海朦胧中常能看到明珠。鹤鸣与夜海明珠之景,营造出宁静、美好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在平凡生活中能欣赏自然美好,展现悠闲的生活状态。尾联“一醉一吟疏懒甚,溪人能信解嘲无”:诗人描述自己一醉一吟,疏懒闲散,自我调侃这种状态,同时询问溪边之人能否理解自己这种自我解嘲的心态,进一步体现诗人悠闲且带有自我调侃的生活态度。
上一篇:宋·范仲淹《青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