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u
shí
yǒng
·
·
xiàng
miào

朝代:宋作者:范仲淹浏览量:1
yīng
hàn
zhì
zāi
zhōng
xiào
mén
shēng
néng
chóu
chǔ
yuàn
bào
ēn
zhí
hǎi
tāo
zài
piàn
xīn
jiāng
yuè
cún
yōu
yōu
dāng
zhě
qiān
zǎi
zhǐ
cán
hún

译文

伍子胥啊应该没有遗憾,真是极致啊,这忠孝之家。生前能够报楚国的怨仇,死后可以报答吴国的恩情。刚直的气节如海涛般存在,一片赤诚之心似江月般长存。那些久远的当年的人,千年之后只会使灵魂惭愧。

逐句剖析

"胥也应无憾":伍子胥啊应该没有遗憾,

"至哉忠孝门":真是极致啊,这忠孝之家。

"生能酬楚怨":生前能够报楚国的怨仇,

"死可报吴恩":死后可以报答吴国的恩情。

"直气海涛在":刚直的气节如海涛般存在,

"片心江月存":一片赤诚之心似江月般长存。

"悠悠当日者":那些久远的当年的人,

"千载只惭魂":千年之后只会使灵魂惭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苏州十咏(其八·伍相庙)》是北宋的范仲淹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苏州的伍子胥庙为背景,借着吟咏历史来抒发自己的情怀。首联直接点明主题;颔联使用对偶,赞美了春秋时期伍子胥的忠孝品性和政治气节;颈联暗暗表达了诗人自身坚守刚直、不迎合权贵的精神追求;尾联感慨后世之人面对伍子胥的忠义,希望世人能继承忠孝精神。全诗运用对偶、意象等手法,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个人情怀结合,情感真挚,语言平实。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吴区)人。大中祥符进士,曾主持“庆历新政”,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正。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多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等。著有《范文正公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咏史诗,介绍了伍相庙及所祭伍子胥,描绘了伍子胥生酬楚怨、死报吴恩的事迹,体现其忠孝与刚直,营造了庄重的意境,表达了对伍子胥的赞美及自身精神追求的寄寓。

2. 写作手法

对偶:“生能酬楚怨,死可报吴恩”,“生”对“死”、“酬楚怨”对“报吴恩”,句式工整,鲜明体现伍子胥一生的恩怨与作为;“直气海涛在,片心江月存”,“直气”对“片心”、“海涛在”对“江月存”,强化其刚直与赤诚。

3. 分段赏析

首联:“胥也应无憾,至哉忠孝门”,“胥”指伍子胥,开篇直言他应无遗憾,因其属于极致的忠孝之门。起笔便点明对伍子胥的肯定,聚焦其“忠孝”品质,奠定全诗赞美崇敬的基调,简洁有力。​颔联:“生能酬楚怨,死可报吴恩”,对仗工整,写伍子胥生前能报楚国之怨,死后可报吴国之恩,概括了他的主要生平事迹,展现其恩怨分明、忠诚担当的品格,让读者对其有清晰认识。​颈联:“直气海涛在,片心江月存”,以“海涛”“江月”为喻,说伍子胥的刚直气节如海涛般存在,一片赤诚之心似江月般长存。将抽象的精神具象化,突出其精神不朽,也融入诗人的敬佩之情。​尾联:“悠悠当日者,千载只惭魂”,写当年那些与伍子胥同时代的人,历经千年之后,面对他的精神只会自惭形秽。以对比反衬出伍子胥精神的崇高,收束全诗,强化了对其的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仲淹《钓台诗》

下一篇:宋·范仲淹《江楼寄希元上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