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ìn
quán

朝代:宋作者:范仲淹浏览量:1
shén
zāi
shū
miào
shèng
chū
jiā
quán
yuán
chéng
jìng
shù
chán
yuán
shú
qióng
guān
zhě
zēng
gōng
qián
jǐn
lín
gǎn
diào
cháng
shēng
tóng
shuǐ
xiān
qiān
jiā
gài
dào
mǎn
jiāng
xiāng
tián
lái
dòng
suǒ
zhì
zhǔ
kuì
qián
xián
dào
guǒ
néng
xíng
shí
qiān
jiē
è
xià
shēng
mín
hàn
nián

译文

神奇啊,叔虞的庙宇,此地因涌出美泉而格外出众。(泉水)源头十分澄澈安静,流了几步后,忽然潺潺流淌。这奇异之景谁能探究穷尽,观看的人都增添恭敬虔诚之心。美丽的鱼儿没人敢垂钓,它们似与水仙一同长生。千家万户用泉水灌溉稻禾,眼前满是江南水乡般的稻田。我来到这里,触动思绪,辅佐君主却未及先贤,心中有愧。若大道真能施行,应时的雨水就该不缺失。都像晋祠之下有这样的好泉,百姓便不会有干旱之年。

逐句剖析

"神哉叔虞庙":神奇啊,叔虞的庙宇,

"地胜出嘉泉":此地因涌出美泉而格外出众。

"一源其澄静":(泉水)源头十分澄澈安静,

"数步忽潺湲":流了几步后,忽然潺潺流淌。

"此异孰可穷":这奇异之景谁能探究穷尽,

"观者增恭虔":观看的人都增添恭敬虔诚之心。

"锦鳞无敢钓":美丽的鱼儿没人敢垂钓,

"长生同水仙":它们似与水仙一同长生。

"千家溉禾稻":千家万户用泉水灌溉稻禾,

"满目江乡田":眼前满是江南水乡般的稻田。

"我来动所思":我来到这里,触动思绪,

"致主愧前贤":辅佐君主却未及先贤,心中有愧。

"大道果能行":若大道真能施行,

"时雨宜不愆":应时的雨水就该不缺失。

"皆如恶祠下":都像晋祠之下有这样的好泉,

"生民无旱年":百姓便不会有干旱之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晋祠泉》是北宋诗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作围绕晋祠泉展开,先描绘叔虞庙旁晋祠泉“源澄静、流潺湲”的奇异,写观者因之增恭虔,及鱼儿似与水仙长生的神秘;再叙泉水灌溉千家稻禾,造就江乡田景;后借观泉触动思绪,生“致主愧前贤”之叹,盼大道施行、时雨不愆,愿生民无旱年。运用移步换景、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等手法,可见从泉水奇景到民生滋养,再到政治理想抒发的层次。作品以质朴语言,融自然观览与政治关怀,展现范仲淹“先忧后乐”的胸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吴区)人。大中祥符进士,曾主持“庆历新政”,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正。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多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等。著有《范文正公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神哉叔虞庙,地胜出嘉泉。一源甚澄静,数步忽潺湲”,开篇赞叔虞庙“神哉”,因“地胜出嘉泉”,突出晋祠泉因庙宇而生的独特;“一源甚澄静”写源头清澈安静,“数步忽潺湲”绘几步后泉水潺潺流淌,通过动静变化,展现泉水灵动奇妙,让观者“增恭虔”,凸显其感染力。“此异孰可穷,观者增恭虔。锦鳞无敢钓,长生同水仙。千家溉禾稻,满目江乡田”,“此异孰可穷”感慨泉水奇异难探究;“锦鳞无敢钓,长生同水仙”,以鱼儿似与水仙长生,赋予泉水神秘色彩,侧面烘托其不凡;“千家溉禾稻,满目江乡田”,转写泉水实用价值,灌溉稻禾造就水乡般田园,体现对民生的滋养。“我来动所思,致主愧前贤。大道果能行,时雨宜不愆。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诗人观泉“动所思”,“致主愧前贤”因自觉辅佐君主未及先贤而愧疚;“大道果能行,时雨宜不愆”,将泉水滋养关联政治理想,盼贤君治国如及时雨;“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愿天下有晋祠泉般滋养,百姓无旱,升华到对治国惠民的期盼,展现“先忧后乐”胸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仲淹《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五·渚莲)》

下一篇:宋·范仲淹《八月十四夜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