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迥与众流异":瀑布与平常的溪流不同,
# 迥:差别大。
"发源高更孤":它是从大山高处倾泻而下,卓尔不群。
"下山犹直在":从大山高处倾泻而下的时候何等气势,
"到海得清无":流入大海时不知是否能保持自己的清直不污。
"势斗蛟龙恶":那气势仿佛蛟龙恶斗,
"声吹雨雹粗":发出的隆隆的粗响声好似下冰雹。
# 雨雹:下冰雹。
"晚来云一色":晚间瀑布飞流直下与晚霞流云相接的辽阔壮观景象,
# 云一色:云水一色。
"诗句自成图":真是如诗如歌,自然如画。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吴区)人。大中祥符进士,曾主持“庆历新政”,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正。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多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等。著有《范文正公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瀑布与众不同,发源高远,下山直流不息,想象其入海清澈,还展现其水势汹涌,与蛟龙相斗、声如雨雹,以及傍晚与云色相映成趣之景,表达了对瀑布独特情态和自然壮丽之美的赞叹。
2. 分段赏析
“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开篇两句通过对比和描写,突出瀑布的独特与孤高。“迥与众流异”将瀑布与其他水流进行对比,“迥”字强调了两者之间的差异,让读者对瀑布产生好奇。“发源高更孤”点明瀑布发源于高处,“高”为瀑布的磅礴气势埋下伏笔,“更孤”则赋予瀑布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使瀑布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两句诗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引领读者进入瀑布的世界。“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这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的姿态和引发对其未来的思考。“下山犹直在”描绘瀑布从山上流下的过程,“犹直在”生动地表现出瀑布的笔直,体现出其刚正不阿的品质。“到海得清无”则以疑问的形式,引发读者对瀑布最终状态的遐想,使诗歌更具深度和韵味。这种对瀑布未来的思考,也反映出诗人对事物发展的关注和思考。“势斗蛟龙恶,声吹雨雹粗”颈联是诗的高潮部分,从气势和声音两个方面对瀑布进行生动描写。“势斗蛟龙恶”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瀑布的气势比作与蛟龙争斗,“斗”字形象地展现出瀑布的磅礴力量和勇往直前的气势。“声吹雨雹粗”则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瀑布声音的巨大,“吹”字将声音具象化,仿佛能吹动雨雹,使其变粗,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听觉冲击。这两句诗通过对瀑布气势和声音的描写,使瀑布的形象更加生动、震撼。“晚来云一色,诗句自成图”尾联描绘傍晚时分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晚来云一色”描绘了傍晚时分,云雾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景象,给人一种和谐、宁静的感觉。“诗句自成图”则表达了诗人沉醉于眼前美景的心境,觉得眼前的景色无需刻意描绘,诗句自然就构成了一幅画卷,体现了诗人对瀑布景色的高度赞美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上一篇:宋·范仲淹《忆杭州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