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复一日":日子一天又一天地过去,
"一杯复一杯":酒一杯接着一杯地喝着。
"青山无限好":青山景色美妙无比,
"俗客不曾来":世俗之人不曾到这里来。
"往事已如此":过去的事情已经这样了,
"朱颜安在哉":曾经红润的容颜如今又在哪里呢。
"寄语地上客":寄语世间的众人,
"厉乱竟谁催":这纷乱的世事究竟是谁在催促呢。
理学家,“北宋五子”之一
周敦颐(1017~1073),北宋理学家。原名敦实,以避英宗讳改名,字茂叔,谥元公,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的小溪上,以濂溪名之,后人遂称“濂溪先生”。《宋史·道学传》将他列为道学之首,朱熹称其为“理学开山”。他与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他提出的太极、理、气、性、命等一系列哲学范畴,成为宋明理学的基本范畴,为宋明理学哲学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其诗文大多是内心流露,体现了一种淡泊自适、无欲而静、自得其乐、随性自然的理趣。代表作品有《太极图说》《通书》《爱莲说》等。
1. 分段赏析
“一日复一日,一杯复一杯”:“一日复一日”强调了时间的循环与流逝,“一杯复一杯”则描绘了诗人在道院中的生活状态,可能是在饮酒消愁,也可能是在品味生活的平淡。此句通过简单而重复的表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青山无限好,俗客不曾来”:“青山无限好”描绘了道院周围青山的美丽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俗客不曾来”则表明世俗之人很少来到这里,体现了道院的清幽与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此句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对人事的叙述,进一步强化了道院的宁静氛围。“往事已如此,朱颜安在哉”:“往事已如此”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无奈与接受,“朱颜安在哉”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曾经的青春容颜已不复存在,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此句通过对往事的回顾和对容颜变化的感慨,深化了全诗的主题。“寄语地上客,历乱竟谁催”:“寄语地上客”表明诗人向世间的众人发出感慨,“历乱竟谁催”则表达了对世事的深刻思考,这纷乱的世事究竟是谁在催促呢?此句通过对世事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洞察和对命运的无奈。全诗通过对道院生活的描写和对时光、世事的感慨,展现了周敦颐淡泊宁静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上一篇:宋·辛弃疾《满江红·可恨东君》
下一篇:宋·周敦颐《任所寄乡关故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