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íng
féng
yìng
zhào

朝代:唐作者:虞世南浏览量:1
yóu
xīn
shèng
huáng
nǎi
xiān
tiān
yóu
yún
yīn
dào
gāo
rùn
gōng
tián
lǒng
mài
zhān
cuì
shān
huā
shī
湿
gèng
rán
jià
liáng
suǒ
zhòng
fāng
yuè
fēng
nián

译文

巡游欣悦于美景之地,皇恩浩荡如天降恩泽。像油一样浓重的云遮蔽了皇帝的道路,滋润的雨滋润了公家的田地。田垄麦穗沾雨愈显青翠,山花浸湿反而红艳如火。农业生产实在是被重视的,由此更盼五谷丰登之喜。

逐句剖析

"豫游欣胜地":巡游欣悦于美景之地,

"皇泽乃先天":皇恩浩荡如天降恩泽。

# 先:一作光。

"油云阴御道":像油一样浓重的云遮蔽了皇帝的道路,

"膏雨润公田":滋润的雨滋润了公家的田地。

"陇麦沾逾翠":田垄麦穗沾雨愈显青翠,

"山花湿更然":山花浸湿反而红艳如火。

"稼穑良所重":农业生产实在是被重视的,

"方复悦丰年":由此更盼五谷丰登之喜。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发营逢雨应诏》为初唐诗人虞世南奉帝王诏命创作的五言律诗,全篇八句四十字。诗中围绕“逢雨”展开,先点明皇帝出游至胜地的欣喜背景,借“油云阴御道”“膏雨润公田”等意象勾勒雨中田园图景,呈现春雨滋灌沃野、麦垄青郁的鲜活场景。尾联直抒胸臆,强调农事的重要性,因这场雨对丰收有益而喜悦。全诗语言简练生动,“逾翠”“湿更然”等词细腻刻画雨后景物变化,由景及事、由事及情,既描绘了雨润大地的自然之美,更传递出对农事的关切与对丰年的期待,体现唐代诗歌含蓄质朴的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初四大书家”之一,诗人

虞世南(558~638),唐代书法家、诗人。字伯施,谥文懿,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人。虞世南的一生经历陈、隋、唐三代的变革,其间征乱不断。虞世南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早期的诗歌呈现出婉缛、绮丽、藻饰的特点。入唐后,其作品的描写重点由场面转到景物,诗歌风格由婉缛变为清新。代表作品有《春夜》《咏舞》《蝉》等。传世书法作品有碑刻《孔子庙堂碑》《破邪论序》,还有传为他的行草墨迹《汝南公主墓志铭》。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系虞世南奉敕撰写的宫掖诗章。史载其于隋唐两朝先后任秘书郎、著作郎、弘文馆学士等职,深度介入宫廷文学撰制。唐代应制之作常见帝王巡幸、典仪等宏事,该篇以“豫游欣胜地”起笔,正契初唐皇室春蒐巡游的礼仪规制。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应制颂圣诗。通过描写帝王巡游遇雨的场景,展现雨泽对农田的滋养与对丰年的预兆,将对自然的赞美、对皇权的颂扬与对民生的关怀熔铸一体,体现了初唐诗歌“颂圣而不空泛,咏物而有深意”的创作特征,既符合帝王诏令的“应制”要求,又以现实视角反映了“重农固本”的治国理念。

2. 写作手法

比喻:“油云阴御道,膏雨润公田”运用了比喻手法。“油云”以“油”为喻,形容雨云浓密润泽、光泽如油,既写出云层的厚重感,又暗含“甘霖将降”的祥瑞之意;“膏雨”以“膏”(油脂)为喻,强调雨水的丰沛与珍贵,贴合春雨“润如酥”的特点,突出其对农田的滋养作用。二者通过比喻将自然现象(云、雨)转化为具象可感的“油”“膏”形象,既符合“应诏诗”需以华美辞藻颂圣的要求,又生动传递了雨泽之利的实际意义。直抒胸臆:尾联“稼穑良所重,方复悦丰年”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农耕是国家根本,并直言因这场雨而“喜悦丰年”。这种不加掩饰的抒情,既呼应了唐代“重农抑商”的治国理念,又完成了应制诗“颂圣”的政治任务——借“丰年”暗颂帝王治下国泰民安,情感表达直白而有力。对偶:颔联“油云阴御道,膏雨润公田”​​:“油云”对“膏雨”;“阴”对“润”;“御道”对“公田”。整体结构工整,词性对应,画面由“云聚”到“雨落”,由“御道”到“公田”,逻辑层层递进。​​颈联“陇麦沾逾翠,山花湿更然”​​:“陇麦”对“山花”;“沾”对“湿”;“逾翠”对“更然”。此联通过工整的对偶,将雨后麦陇与山花的鲜活姿态定格为画面,既突出自然之美,又暗含“雨泽遍及万物”的深意。

3. 分段赏析

首联“豫游欣胜地,皇泽乃先天”,点明事件背景。“豫游”指皇帝出游,“胜地”强调行程的美好;“皇泽”即帝王的恩泽,“先天”突出其及时与普惠。两句总起,交代了“逢雨”的场景起因——帝王巡游至佳处,皇恩先于万物降临,为后文写雨润大地做铺垫。颔联“油云阴御道,膏雨润公田”,聚焦雨前与雨中的景象。“油云”形容阴云厚重如油,笼罩着皇帝的御道;“膏雨”指滋润万物的及时雨,均匀洒向官田(或百姓田地)。一“阴”一“润”,既写出雨势的形成过程,又暗含“皇泽”随雨泽被大地的深意,画面由远及近,层次清晰。颈联“陇麦沾逾翠,山花湿更然”,转向具体景物的细节刻画。“陇麦”指田埂上的麦苗,被雨水沾湿后愈发翠绿;“山花”经雨湿润,颜色更显明丽。“逾翠”“更然”以副词强化程度,用麦苗、山花的鲜活状态,侧面烘托雨势的及时与温润,展现雨润万物的生机。尾联“稼穑良所重,方复悦丰年”,由景及情,点明主旨。“稼穑”代指农业生产,本就是国家根本;“良所重”强调其重要性。雨润农田后,诗人自然生发出对丰年的期待与喜悦。两句收束全诗,将自然之景与民生关切结合,既呼应“皇泽”的惠民本质,又传递出对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虞世南《奉和幽山雨后应令》

下一篇:唐·虞世南《侍宴应诏赋韵得前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