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端初起节":正月初一开始了新的节气,
"长苑命高筵":在皇家园林中摆下了盛大的筵席。
"肆夏喧金奏":《肆夏》的乐曲奏响,金器齐鸣,
"重润响朱弦":温润的琴声在朱红琴弦上不断响起。
"春光催柳色":春天的气息催促着柳树发芽变绿,
"日彩泛槐烟":阳光照耀下,槐树的烟雾泛着光彩。
"微臣同滥吹":我这样的微臣也跟着一起凑趣演奏,
"谬得仰钧天":错误地得以仰望这美妙的仙乐。
“唐初四大书家”之一,诗人
虞世南(558~638),唐代书法家、诗人。字伯施,谥文懿,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人。虞世南的一生经历陈、隋、唐三代的变革,其间征乱不断。虞世南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早期的诗歌呈现出婉缛、绮丽、藻饰的特点。入唐后,其作品的描写重点由场面转到景物,诗歌风格由婉缛变为清新。代表作品有《春夜》《咏舞》《蝉》等。传世书法作品有碑刻《孔子庙堂碑》《破邪论序》,还有传为他的行草墨迹《汝南公主墓志铭》。
1. 分段赏析
“履端初起节,长苑命高筵。”首联点明了时间,“履端”指正月初一,新的节气开始,为全诗奠定了时间背景,也暗示了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具有特殊的意义。“长苑命高筵。”说明了事件,“长苑”指皇家园林,“命高筵”即摆下盛大的筵席,描绘出宫廷宴会的奢华和庄重,让读者感受到场面的宏大。“肆夏喧金奏,重润响朱弦。”颔联首句描写了宴会上的音乐演奏,“肆夏”是古代的一种乐曲,“喧金奏”表示金器齐鸣,乐声喧闹,生动地展现出音乐的盛大和热闹。“重润响朱弦。”次句进一步描写音乐,“重润”指湿润的空气,“响朱弦”表示琴弦发出清脆的声响,在湿润的环境中,琴弦声更加清脆悦耳,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美妙的音乐。“春光催柳色,日彩泛槐烟。”颈联首句描绘了宴会外的春日景色,“催”字赋予春光以生命力,形象地表现出春天的气息催促着柳树发芽变绿,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日彩泛槐烟。”次句继续描写景色,“日彩”指阳光照耀,“泛槐烟”表示槐树的烟雾在阳光中泛着光彩,营造出一种温馨、美好的氛围,使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微臣同滥吹,谬得仰钧天。”尾联首句诗人以微臣自谦,“滥吹”表示跟着凑趣演奏,体现出诗人的谦逊态度,同时也表现出他能参与这一盛事的荣幸。“谬得仰钧天。”次句“谬得”强调自己的幸运,“仰钧天”表示仰望美妙的仙乐,如同置身仙境,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盛事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上一篇:唐·虞世南《奉和月夜观星应令》
下一篇:唐·虞世南《侍宴归雁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