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双白鹤":翩翩飞来一对洁白的仙鹤,
# 飞来双白鹤:汉乐府曲名。
"奋翼远凌烟":奋力振翅高飞,超越那烟雾缭绕的云天。
# 凌烟:凌驾烟云。犹凌云。凌烟阁。,奋翼:振奋翅膀。
"双栖集紫盖":一同栖息在华美的紫盖之下,
# 紫盖:指衡山紫盖峰。,双栖:禽雌雄双双栖止。
"一举背青田":振翅高飞,背向那仙山青田。
# 青田:地名,又名鹤城。,背:离开。背负。背向。,一举:一飞。谓鸟类一飞。
"飏影过伊洛":身姿飞扬,掠过伊水和洛水,
# 伊洛:伊水与洛水。两水汇流,多连称。亦指伊洛流域。,飏影:扬影。扬举影子。飞翔的影子。
"流声入管弦":清越的鸣声仿佛融入管弦乐音。
# 管弦:管弦乐。礼乐。,流声:流播名声。流传的名声。
"鸣群倒景外":在倒映着天空的地方与群鹤鸣叫,
# 倒景:即倒影。道家指天上最高的地方。,鸣群:鸣叫鸟群。鸣叫的鸟群。群,一作俦。
"刷羽阆风前":在阆风之前梳理着羽毛。
# 阆风:仙人居处。,刷羽:禽类以喙整刷羽毛,以便奋飞。
"映海疑浮雪":映着大海,好似漂浮的雪花,
# 映海:映像于湖水海子中。
"拂涧泻飞泉":拂过山涧,如飞泻的清泉。
# 飞泉:高处泻下的瀑布。谷名。张揖曰:“飞泉,飞谷也。在昆仑西南。”,泻:下泻。,拂涧:轻轻擦过山涧。
"燕雀宁知去":燕雀怎能知晓它们的去向,
# 知去:知道去处。,宁:岂。怎能。宁愿。,燕雀:燕和雀。泛指小鸟。比喻庸俗浅薄的人。
"蜉蝣不识还":蜉蝣也不懂得它们的回返。
# 识还:认识回还的路途。,蜉蝣:虫名,寿命极短,朝生而夕死。
"何言别俦侣":怎忍说起要与伴侣分别,
# 俦侣:伴侣;朋辈。结为伴侣或朋友。,别:离别。,何言:说什么。不说。
"从此间山川":从此被山川阻隔。
# 间:在其间。间杂。
"顾步已相失":回头顾盼,彼此已迷失身影,
# 顾步:回首缓行。
"裴回各自怜":徘徊流连,各自心生怜悯。
# 各:一作反。
"危心犹警露":怀着惊恐之心,仍警惕着夜露,
# 警露:因白露降临而相警戒。相传鹤性机警,“至八月白露降,流於草上,滴滴有声,因即高鸣相警,移徙所宿处,虑有变害”。晋周处《风土记》。后因以“警露”作为咏鹤的典故。,犹:犹如。尚且。,危心:心存戒惧危险。
"哀响讵闻天":哀伤的鸣叫怎能够上达天听。
# 闻:闻听于天。,讵:岂,怎。,哀响:悲凉的乐声或声响。
"无因振六翮":没有机会再振起有力的翅膀,
# 六翮:鸟类双翅中的正羽。用以指鸟的两翼。,振:振动。振奋。,无因:犹无须。没有原因。无故,无端。
"轻举复随仙":轻盈高飞,追随仙人而去。
# 随仙:追上神仙。,复:又。,轻举:轻轻一飞。
“唐初四大书家”之一,诗人
虞世南(558~638),唐代书法家、诗人。字伯施,谥文懿,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人。虞世南的一生经历陈、隋、唐三代的变革,其间征乱不断。虞世南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早期的诗歌呈现出婉缛、绮丽、藻饰的特点。入唐后,其作品的描写重点由场面转到景物,诗歌风格由婉缛变为清新。代表作品有《春夜》《咏舞》《蝉》等。传世书法作品有碑刻《孔子庙堂碑》《破邪论序》,还有传为他的行草墨迹《汝南公主墓志铭》。
1. 分段赏析
“飞来双白鹤,奋翼远凌烟。俱栖集紫盖,一举背青田。飏影过伊洛,流声入管弦。鸣群倒景外,刷羽阆风前。映海疑浮雪,拂涧泻飞泉。”中,“飞来双白鹤,奋翼远凌烟。”描绘双鹤展翅高飞,超越云烟的英姿,展现其非凡气势。“俱栖集紫盖,一举背青田。”写它们曾一同栖息在紫盖之下,又振翅飞离青田,暗示其不凡经历。“飏影过伊洛,流声入管弦。鸣群倒景外,刷羽阆风前。映海疑浮雪,拂涧泻飞泉。”进一步刻画双鹤,它们飞过伊洛之地,身影飞扬,鸣声如乐音般美妙,在高远之处鸣叫、梳理羽毛,映着大海似浮雪,拂过山涧如飞泉,从视觉和听觉等方面,生动展现出双鹤的高洁、飘逸之态。“燕雀宁知去,蜉蝣不识还。何言别俦侣,从此间山川。顾步已相失,裴回各自怜。危心犹警露,哀响讵闻天。无因振六翮,轻举复随仙。”中,“燕雀宁知去,蜉蝣不识还。”以燕雀、蜉蝣作比,燕雀难以知晓白鹤的去向,蜉蝣也不明白其归返之意,突出白鹤志向的高远。而后诗人笔锋一转,写双鹤无奈与伴侣分别,被山川阻隔,彼此顾盼却迷失身影,只能独自徘徊自怜。虽仍心怀警惕,但哀伤的鸣叫难以达天,最后感慨没有机会再振翅高飞追随仙人,流露出一种壮志难酬、离别哀伤的情绪。
下一篇:唐·虞世南《门有车马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