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u
suǒ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xiān
rén
nǎi
zài
hǎi
zhī
dōng
hǎi
hán
duō
tiān
fēng
bái
lián
shān
dǎo
péng
cháng
jīng
pēn
yǒng
shè
xīn
máng
máng
lèi
zhū
西
lái
qīng
niǎo
dōng
fēi
yuàn
shū
xiè

译文

我所思的仙人,在碧海之东。那里海寒多天风,掀起的巨浪可以冲倒蓬莱和方壶。巨大的鲸鱼喷涌出水流,使得海路难以涉越,抚摸着胸口,心中一片茫然,泪水像珠子一样落下。西王母的青鸟从西边飞来又向东飞去,我希望托付它送一封信向麻姑致歉。

逐句剖析

"我思仙人":我所思的仙人,

# 仙:一作“佳”。

"乃在碧海之东隅":在碧海之东。

# 东隅:东角,东方。,碧海:据《海内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广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

"海寒多天风":那里海寒多天风,

"白波连山倒蓬壶":掀起的巨浪可以冲倒蓬莱和方壶。

# 蓬壶:即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仙山。,山:一作 “天”。

"长鲸喷涌不可涉":巨大的鲸鱼喷涌出水流,使得海路难以涉越,

# 长鲸:巨大的鲸鱼,此处是比喻用法。

"抚心茫茫泪如珠":抚摸着胸口,心中一片茫然,泪水像珠子一样落下。

# 抚心:抚摸胸口,表示感叹。

"西来青鸟东飞去":西王母的青鸟从西边飞来又向东飞去,

# 青鸟:神话传说为西王母使者。

"愿寄一书谢麻姑":我希望托付它送一封信向麻姑致歉。

# 麻姑:传说中的女神仙。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有所思》是唐代李白借乐府旧题创作的游仙诗。诗开篇点明所思仙人在碧海之东隅,接着描绘前往途中海寒、风大、浪高及长鲸阻隔等艰难险阻,最后欲托青鸟寄书给麻姑。此诗以游仙形式,借求仙不得,实则抒发李白理想抱负不得实现、壮志豪情无法舒展的愤懑。它继承并发展了以游仙写政治感慨的传统,从侧面反映出李白运用该形式的成就,借古题翻出新意,展现其创造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有所思》由李白创作。创作原因在于,李白自幼胸怀大志,渴望施展才能,辅助帝王成就大业,实现国家安定统一。天宝元年(742年),他获推荐进入长安任供奉翰林,然而此时唐玄宗已变得腐朽昏聩,不久李白遭谗言诋毁,被迫离开长安,远离政治中心。此诗便作于李白离开长安之后,借游仙形式,以“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等诗句,表达自己追求理想却受阻,虽遭权奸诋毁仍对理想念念不忘,抒发理想抱负不得实现、壮志豪情不得舒展的怀才不遇之愤。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游仙诗,也是一首抒情诗。诗开篇点明所思仙人在碧海之东隅,那里环境奇异优美但路途艰险,海寒天风大,白浪能倒蓬壶,长鲸阻隔无法涉,诗人因求仙不得而泪如珠。最后想托青鸟寄书给麻姑。此诗借游仙表达诗人追求美好理想却遭权奸诋毁,理想抱负不得实现、壮志豪情不得抒展的愤懑,同时暗批现实,也展现出诗人借古题创新意的创造力。

2. 写作手法

夸张:“白波连山倒蓬壶”运用夸张,说海上白色波涛如山般汹涌,甚至能冲倒蓬莱仙山,极言海上风浪之大,渲染出前往仙人居处路途的凶险,突出诗人追求理想过程中面临的巨大困难。用典手法:“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使用典故,青鸟是西王母使者,麻姑是传说中的仙女。诗人借此典故,表达自己虽无法亲自前往仙人处,希望通过青鸟传书,向仙人(麻姑)表达心意,含蓄地体现出自己对理想的执着与无奈。

3. 分段赏析

《有所思》开篇“仙人在何方,乃在碧海东”两句,直入主题,点明所思仙人在遥远的碧海之东隅,借《十洲记》中对碧海“甘香味美”的描述,突出仙人居处的奇异优美,同时因路途遥远凶险,引出下文。中间部分,诗人通过列举气温低寒、海风凶狂、白浪滔天、长鲸作祟四事,层层递进展现前往仙人居处“碧海之东隅”的凶险程度,由此表达出因重重险阻而无法前往的无望悲哀,“抚心茫茫泪如珠”真切体现诗人内心的痛苦。结尾处,去不成又不甘心放弃,只能拜托青鸟向麻姑(仙人)表达歉意,以这种方式传递对仙人的惓惓之情。从李白生平看,此诗以游仙形式,借追求仙人的艰难,反映他追求美好理想却遭权奸诋毁,仍执着坚守的真实处境,浓缩其一生遭遇,非一般游仙诗可比。此外,李白将《有所思》这一传统表达男女离思的汉乐府古题引入游仙,赋予深刻寓意,展现出独特的创造力。

4. 作品点评

《有所思》是李白借乐府旧题创作的游仙诗,以曲折隐晦之法,抒复杂深沉之情。诗开篇点明所思仙人在碧海之东隅,描绘出奇异优美的神仙居处。随后列举海寒、天风、白波、长鲸等险阻,尽显前往之艰难,体现求仙不得的悲哀。最后欲托青鸟寄书麻姑,表无奈与眷恋。此诗虽非李白游仙诗中最出色者,但从其生平看,寓意深刻,反映他追求理想却遭诋毁,仍情牵君国的处境,浓缩其一生遭遇,不能仅作普通游仙诗看待。李白还突破古题仅言男女离思的局限,引入游仙并赋予深刻寓意,展现其创造力。正如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所评,此诗为游仙体,以寄君国之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王僧虔《技录》︰相和歌瑟调三十八曲内有《有所思》。又汉短箫铙歌二十二曲,其一曰《有所思》亦曰《嗟佳人》(注云:汉大乐,食举十三曲,第七曰《有所思》。汉朝以此乐侑食)。李白此诗为游仙体,以寄君国之思。

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鼓吹曲辞·上之回》

下一篇:唐·李白《焦山望寥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