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è
shǒu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cháng
gān
ér
méi
yàn
xīn
yuè
shàng
shuāng
zhuó
tóu

译文

长干里吴地的姑娘,眉目清秀,娇艳可比明月。她穿着木屐,露出的双足洁白如霜,并没有穿着袜子。

逐句剖析

"长干吴儿女":长干里吴地的姑娘,

# 儿女:此指女儿。,吴:吴地,今长江下游江苏南部。,长干:地名,浙江北部一带。

"眉目艳新月":眉目清秀,娇艳可比明月。

# 艳新月:象星和月亮那样光彩明丽。

"屐上足如霜":她穿着木屐,露出的双足洁白如霜,

# 如霜:形容皮肤洁白。,屐:屐地,今长江下游江苏南部。

"不著鸦头袜":并没有穿着袜子。

# 鸦头袜:即叉头袜。此指屐地女子。,著:一作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越女词五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江南民间女子为主题,开篇借“长干”点明女子普通民女身份,接着用“眉目艳星月”生动展现女子眉如弯月、眼若明星,美貌赛过星月的妩媚可爱之态。后两句通过描绘女子光着脚丫穿木屐,双足白皙似霜雪的穿着细节,刻画出其独特形象。写作上,李白运用白描手法,精准抓取富有特征的景物与典型生活细节,笔墨简洁洗练,语言自然流畅,生动塑造出天真质朴的江南女子形象,尽显其诗歌清新明快、率真自然的风格,为读者呈现了别具一格的江南风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越女词五首》是李白在越地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创作的组诗,又名《越中书所见也》,但其创作时间至今难以确切定论,仍有待深入考证。从诗中内容推断,极有可能记录的是他初次游历吴越地区时的所见所闻。胡震亨在《李诗通》为该诗题作注时提到:“越中书所见也。”若仔细剖析诗中内容,或许还能在这句话前添上“初游”二字。李白来自蜀地,与江南相隔数千里,两地风俗大相径庭。通常情况下,人们初到异乡,面对异地风情,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新鲜感,像李白这般生性好奇、思维敏锐的诗人更是如此。相反,若对事物早已熟悉、司空见惯,便很难再激发审美兴趣。而这五首诗展现的,恰恰是初次见到新鲜事物时那种好奇的感受,所以它们极有可能是李白刚入会稽时所作。根据詹锳在《李白诗文系年》中的考证,天宝元年(742年),李白“春夏间居住在东鲁,随后便带着妻子儿女前往会稽,与道士吴筠一同隐居在剡中”。诗中出现“长干吴儿女”“吴儿多白皙”等语句,均涉及吴地,且这两首诗在组诗中位列靠前。由此推测,李白的游历路线应是从吴地进入越地,从泰山出发游历吴越抵达会稽,正好遵循这一路线,所以可以认定这组诗创作于天宝元年。唐代的吴越地区,虽历经六朝的经济开发与文化熏陶,但依旧保留着浓厚的淳朴风气。李白到此漫游,不仅被越地秀丽的山水深深陶醉,还被质朴的风土人情所吸引,其诗风也随之变得清新自然、挥洒自如。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描绘人物的诗。描绘了江南女子的形象,开篇借“长干”表明女子普通民间身份,通过“眉目艳星月”展现其妩媚可爱的相貌,以“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刻画其光着脚丫穿木屐的独特穿着,体现出江南女子天真质朴的性格特点,营造出别具一格的江南风情。

2. 写作手法

白描:诗人用简洁质朴的语言,不做过多的修饰与渲染,如“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直接点明女子身处之地和其眉清目秀比新月还艳丽的形象;“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生动地描绘出女子光着脚穿木屐,双足白皙的模样,将江南女子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借代:以“长干”代指一般“吏民杂居”的里巷,通过这种借代的方式,简洁明了地表明了“吴儿女”普通民间女子的身份,与名门贵宅的女子形成区别。对比:“眉目”与“星月”对举,“眉目艳星月”实际是说秀眉若弯月,眼似明星,通过将女子的眉眼与星月作对比,突出女子眉眼的美丽动人,语言洗练精确。

3. 分段赏析

首句“长干吴儿女”,“长干”借代一般“吏民杂居”的里巷,点明女子身份为普通民间女子,区别于名门闺秀。“眉目艳星月”一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女子的“眉目”与“星月”相对,以“艳”字突出女子眉清目秀,比星月还要美丽,生动展现出女子眉眼的动人之处,语言洗练精确。后两句“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采用白描手法,简洁勾勒出女子光着脚丫穿木屐,一双素足白皙如霜的形象,不加修饰地呈现出江南女子独特的穿着特点,尽显其天真质朴,也让读者感受到江南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且“屐”的使用有历史依据,说明诗中所写为实景,增添了真实感。

4. 作品点评

此诗在表现手法上极具特色,作者以白描笔法为亮点,凭借洗炼简洁的笔墨,抓取特征景物与典型生活细节,生动逼真地勾勒出人物形象,尽显写作功底。在语言方面,自然流畅、清新可爱,毫无雕琢板滞之弊,使诗歌整体呈现出一种灵动自然之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越中书所见也。谢灵运《东阳溪中问答》“可怜谁家妇,缘流洗素足。明月在云间,迢迢不可得。”“可怜谁家郎,缘流乘素舸。但问情若为?月就云中堕。”此诗所本。

明胡震亨《李杜诗通》

# 后人所谓《竹枝》体也。严沧浪曰:“存此品题,始知女儿露足之妙,何用行缠?”

不详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游泰山六首(其四)》

下一篇:唐·李白《安州般若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