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àn
qíng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měi
rén
juǎn
zhū
lián
shēn
zuò
pín
é
méi
dàn
jiàn
lèi
hén
shī
湿
zhī
xīn
hèn
shuí

译文

美人儿卷起珠帘一直等待,独坐深闺中双眉紧紧蹙起。只看见她两腮泪痕斑驳,不知道她心中埋怨的人是谁。

逐句剖析

"美人卷珠帘":美人儿卷起珠帘一直等待,

# 卷珠帘:意指其卷帘相望。珠帘:珠串的帷帘。

"深坐颦蛾眉":独坐深闺中双眉紧紧蹙起。

# 颦蛾眉:一作“蹙蛾眉”。颦:皱眉。蛾眉:蚕蛾触须弯而细长,故以称女子之眉。,深坐:长久的坐。

"但见泪痕湿":只看见她两腮泪痕斑驳,

# 但:只看见。

"不知心恨谁":不知道她心中埋怨的人是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怨情》是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通过“卷珠帘”“深坐颦眉”的动作,描绘深闺女子独坐凝望的场景;后两句以泪痕与“心恨谁”的诘问,抒写其无处排遣的哀怨。全诗语言质朴含蓄,以“怨”字为题层层深化,通过对女子气韵神态细腻入微的刻画,引领读者一步步走进其内心世界,从而将“怨情”从具体情境升华为对人生孤独的深刻体悟,体现了李白诗歌“浅切中见深致”的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闺怨题材的诗。诗歌通过描写美人卷帘独坐、蹙眉落泪的场景,刻画了一位深闺女子因思念或离别而生的孤寂与哀怨。全诗仅二十字,以动作与神态的层层递进,展现“怨”的复杂心理,主题层层深化。结合诗人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来看,也能看出诗人表面上是写怨妇被弃,其实也是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的愁情,语言含蓄而意境深远。

2. 写作手法

人物描写:“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通过“卷”“深坐”“颦蛾眉”等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地刻画了美人的姿态和神情,展现出她的哀怨。“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则通过对泪痕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她内心的悲伤和哀怨,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卒章显志:末句“不知心恨谁”以问句收尾,将全诗凝聚于“恨”的复杂情感,既点明“怨情”主题,又留下开放性的想象空间,使诗意从具体场景升华为普遍的人生感慨。

3. 分段赏析

《怨情》前两句描写美人等待盼望时的动作和神态。首句“美人卷珠帘”描绘了美人轻轻卷起珠帘的动作。“卷珠帘”这一动作,既写出了美人的优雅姿态,也暗示了她可能在期待着什么,或者是在透过珠帘张望,为后文展现她的情感做铺垫。次句“深坐颦蛾眉”“深坐”表明美人久坐不动,“颦蛾眉”则是皱着眉头,通过这一神态描写,生动地表现出美人内心的忧愁和烦闷,她可能在为某件事情而苦恼。后两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美人不见心上人的幽怨神情。第三句“但见泪痕湿”承接上句,进一步描绘美人的状态,脸上挂着泪痕,泪水打湿了脸庞,突出了她内心的悲伤,让读者更能感受到她的哀怨之情。末句“不知心恨谁”以问句结尾,给人留下悬念。明明是思念,是爱一个人,这里却用了一个“恨”,所谓恨,是爱之极也。明明想念的对象已经呼之欲出了,而诗人却没有直接说出美人心中“恨”的对象,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和猜测,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也增添了诗歌的韵味。

4. 作品点评

《怨情》以极简笔墨勾勒深闺怨情,语言含蓄却直击人心。虽然全篇只有短短四句,区区二十个字,却巧妙运用留白手法,意蕴悠长,韵味无穷。诗中“颦蛾眉”“泪痕湿”等细节刻画精准,在刻画女性神态方面,更是细腻入微,将女子的神态展现得气韵生动、层次清晰,引领读者一步步走进其内心世界,极具吸引力。全诗哀婉悲凉,缠绵悱恻。李白将传统闺怨题材提升至哲学层面,既展现女性情感的细腻,又暗含对人生际遇的普遍观照,体现了李白在诗歌创作上的高超技艺。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心中念故人,泪堕不知止”,此陈思王《怨诗》语也,明说出个“故人”来,觉古人犹有未工。

明胡震亨《李杜诗通》

# 钟云:二语有不敢前问之意,温存之极(末二句下)。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不知恨谁”、最妙。

明李攀龙《唐诗训解》

# “不可明内说尽”六字,乃作诗秘钥,凡诗皆宜尔,不独五言短古为然。

清吴瑞荣《唐诗笺要》

# 神韵绝人,不在笔墨。毛衣儒曰:恨至不可解处,即己亦不自知。

清卢麰、王溥《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 最喜上摩诘“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李太白“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得言外之旨;诸人用“泪”字,莫及也。

清马位《秋窗随笔》

# 严沧浪曰:写“怨情”,已满口说出,却有许多说不出,使人无处下口通问,如此幽深!

不详严沧浪《李太白诗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下一篇:唐·李白《赠孟浩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