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iǎn
jiàng
chún
·
·
dōng
zhì

朝代:宋作者:赵彦端浏览量:1
diǎn
qīng
yáng
zǎo
méi
chū
shí
chūn
fēng
miàn
nuǎn
huí
qióng
guǎn
dǒu
dōng
fāng
zhuǎn
bái
qīng
páo
zuò
tóng
tuó
liàn
kàn
gōng
xiàn
线
dàn
cháng
xiàng
jiàn
ài
rén
yuàn

译文

一丝春天的气息,早梅最先感受到春风的模样。暖意回到琼玉做的律管。北斗星从东方转动。身着白马青袍的士人,不要留恋像铜驼所在的衰败之地,看那宫中测量日影的线。只愿常常相见。美好的日子如人所愿。

逐句剖析

"一点青阳":一丝春天的气息,

# 青阳:指春天。《尔雅·释天》“春为青阳。”《注》“气清而温阳”。

"早梅初识春风面":早梅最先感受到春风的模样。

"暖回琼管":暖意回到琼玉做的律管。

# 琼管:即律管。

"斗自东方转":北斗星从东方转动。

# 斗自东方转:指北斗七星转动,表明节令变化。

"白马青袍":身着白马青袍的士人,

# 白马青袍:《南史·侯景传》“先是,大同中童谣曰青丝白马寿阳来。景涡阳之败,求锦,朝廷所给青布,及是皆用为袍,采色尚青。景乘白马,青丝为辔,欲以应谣。”北周庾信《哀江南赋》“青袍如草,白马如练”。

"莫作铜驼恋":不要留恋像铜驼所在的衰败之地,

# 铜驼:晋陆机《洛阳记》“洛阳有铜驼街,汉铸铜驼三枚,在宫西,四会道相对。俗语曰金马门外集众贤,铜驼陌上集少年。”洛阳铜驼街是繁华之地,青楼聚居,风流少年多往来于此。后常以喻情人居所或男女相爱旧处。

"看宫线":看那宫中测量日影的线。

"但长相见":只愿常常相见。

"爱日如人愿":美好的日子如人所愿。

# 爱日:生物赖阳光以滋生,因称太阳为爱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点绛唇·冬至》是宋代词人赵彦端创作的一首词。上片通过早梅、琼管、北斗等景物写冬至节气变化,下片借典故感慨时光,劝勉勿虚度,表达对未来的美好心愿。全词写景与抒情结合,用典自然,层次分明,语言和谐,传递出奋进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赵彦端(1121~1175)字德庄,号介庵,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暖回琼管,斗自东方转”,巧用“琼管测节气”的典故。琼管即律管,古人将葭灰装入律管,冬至后阳气回升,灰会自行飞出,以此观测节气变化。作者在词中借用这一典故,用“暖回琼管”表现冬至后阳气渐升的节气特点,让抽象的节气变化变得具体可感。​

2. 分段赏析

上片:“一点青阳,早梅初识春风面”:一丝春天的阳气悄悄到来,早梅的花苞像刚认出春风的样子,微微舒展。“青阳”指冬至后慢慢回升的阳气,虽然还很淡,却让早梅有了动静,这处描写把节气的细微变化,藏在梅花的情态里,读起来能感觉到一点生机在慢慢醒过来,带着冬至里难得的清新。“暖回琼管,斗自东方转”:标示节气的琼管里,仿佛有暖意悄悄回来;天上的北斗星,也正慢慢转向东方。古人会用装着葭灰的律管(琼管)观察节气变化,冬至后灰会动,北斗的方位也会随季节转。“暖回”“转”这两个词,把看不见的节气变化,变成了能感知的画面,让人实实在在觉得:冬至到了,天地真的在慢慢变暖和。下片:“白马青袍,莫作铜驼恋”:读书人啊,别总留恋那些已经衰败的地方,白白浪费时光。“白马青袍”是古时候读书人常穿的衣饰,这里就指读书人;“铜驼”常和地方衰败联系在一起。这句像在提醒自己,也在劝别人:时光不等人,别停在过去,要往前看。“看宫线。但长相见,爱日如人愿”:你看那测日影的宫线,影子一天比一天长了(冬至后白天渐长)。只盼着常能和想见的人碰面,好日子能像大家希望的那样到来。“宫线”是古人测日影的线,冬至后白天变长,它的影子也跟着变长,这是看得见的时光痕迹。后面两句心里盼的很实在,从看时光流转,转到对生活的小期待,读着让人觉得暖乎乎的。

3. 作品点评

词的篇幅虽短,但作者在上下片分别从不同角度写景、抒情,使作品富有层次感,读来并不单薄。同时,作者所抒发的感慨中蕴含一股奋进向上的力量,这与其笔下的景色相契合,都透着蓬勃生气,读来极为和谐。这正是此词的精妙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赵彦端《翠微山居八首其一》

下一篇:宋·赵彦端《浣溪沙·题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