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花五月眼边明":五月的榴花绽放,映入眼帘格外鲜明。
"角簟流冰午梦清":铺着棱角分明的竹席,像有凉意流淌,午睡的梦境清爽宁静。
# 流冰:形容角簟生凉。,角簟:角蒿编成的席子。
"江上扁舟停画桨":江面上的小船停下了彩绘的船桨,
"云间一笑濯尘缨":江上的小船停住了雕花的船桨,云端下我笑着在清流中洗涤帽缨。
# 濯尘缨:《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主人杯酒留连意":主人杯中的美酒满含挽留的情意,
"倦客关河去住情":漂泊的游子怀着对关河前路的去留愁绪。
"都付驿亭今日水":把这满腔的思绪都托付给驿亭前今日的流水,
"伴人东去到江城":让它伴着我一路向东,直到江城。
赵彦端(1121~1175)字德庄,号介庵,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离别词。借五月榴花、午间清梦、江上扁舟等夏日景象与主人留客、流水载情的场景,写出了离别时的不舍与漂泊游子的复杂心绪。
2. 分段赏析
上片首句“榴花五月眼边明”,以“五月”点明时节,“榴花”的明艳色彩扑面而来,“眼边明”三字生动写出榴花绽放时给人的视觉冲击,开篇便勾勒出夏日热烈鲜亮的画面。次句“角簟流冰午梦清”,转写室内情景。“角簟”指精美的竹席,“流冰”巧妙形容席子的清凉触感,与午间的梦境“清”相互呼应,既写出夏日纳凉的惬意,又透着几分闲适的意趣,与首句的明艳形成动静相衬的效果。“江上扁舟停画桨,云间一笑濯尘缨”两句,视角转向室外江景。“扁舟”“画桨”勾勒出江上停泊的船只,“停”字显静谧;“濯尘缨”即用流水洗涤帽缨,常喻超脱世俗,“云间一笑”则赋予动作轻松洒脱的气质,展现出人物心境的悠然旷达,将画面从室内的清幽拓展到江上的开阔。下片“主人杯酒留连意,倦客关河去住情”,笔锋转入人际交往与离情。“主人”的“留连意”通过杯酒传递,满含不舍;“倦客”的“去住情”则道尽漂泊者面对前路的犹豫与愁绪,两种情感相互交织,细腻地写出离别时的复杂心绪。“都付邮亭今日水,伴人东去到江城”,结尾将复杂的情感寄托于眼前的江水。把主人的留连、自身的去住之情,都交付给邮亭边今日的流水,让它伴着自己向东前往江城,以景结情,既写出了行旅的无奈,又带着一种随遇而安的淡然,余味悠长。
下一篇:宋·赵彦端《生查子·新月曲如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