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三边处":以冷峻目光审视边疆局势。
"喜舍人、":欣喜的是您、
"水滨跃马":在水滨策马奔腾,
"上京西路":奔赴上京西路。
"三国英雄千载矣":三国英雄已逝去千年,
"形胜依然如故":如今边关要塞依旧如往昔模样。
# 形:一作开。
"这勋业、":可这建立功勋的大业、
"向谁分付":该托付给何人呢。
"袖里翰林风月手":您身怀如翰林学士般能写风月佳篇的文才妙手,
"也何妨、":不妨、
"戮力风寒护":也全力在风寒边关守护边疆。
# 风寒:一作风云。
"谈笑暇":在谈笑闲暇时,
"诗吟虏":还能对着敌虏吟诗。
"岘山几载无人顾":岘山好几载无人重视。
"幸如今、":幸而到如今、
"翦除荆棘":铲除了荆棘,
# 翦:一作剪。
"扫清飙雾":扫清了狂风迷雾。
"换得东南新局面":换来了东南地区的新局面,
"政欠十分著数":只是还缺少十分完善的谋略规划。
"算人物、":要论能堪当此任的人物、
"须还羊杜":还得是像羊祜、杜预那样的贤臣。
"玉帐筹边机会好":您在军帐中筹划边事的机会正好,
"把规模、":要把恢复中原的规模、
"赶出中原去":全力驱逐出中原大地。
# 赶:一作趱。
"天下事":这平定天下的大事,
"书生做":就靠我们文人官员来担当去做。
南宋文学家
姚勉(1216~1262),南宋文学家。原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雪坡。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人。宝祐元年进士第一,历任平江节度判官、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因指斥权臣而两度免职。其诗文辞典雅,韵律优美,慷慨豪壮。其文则以磊落畅达、文辞犀利、论理透彻见长。著有《雪坡姚舍人文集》《雪坡词》。
1. 分段赏析
上片“冷眼三边处。喜舍人、水滨跃马,上京西路”以冷峻视角切入边疆局势,“喜”字转折,凸显对易子炎奔赴上京西路任职的欣喜,“水滨跃马”的动态画面,勾勒出友人赴任的英武姿态。“三国英雄千载矣,形胜依然如故”将当下边关与千载前的三国英雄并置,既叹英雄已逝,又言关塞依旧,为“这勋业、向谁分付”的设问埋下伏笔,暗指友人当承续历史功勋。“袖里翰林风月手,也何妨、戮力风寒护”以“翰林风月手”赞友人文才,又以“戮力风寒护”劝其兼济武略,呼应边疆守护之责,“谈笑暇,诗吟虏”更以从容气度,展现抗敌与文兴兼具的理想状态,将文才与武功巧妙融合。下片“岘山几载无人顾。幸如今、翦除荆棘,扫清飙雾”以“岘山”代指边疆,言其久被忽视,“幸如今”转折,称许当下对边患的整治,“翦除荆棘”“扫清飙雾”以比喻手法,写局势由乱转治。“换得东南新局面,政欠十分著数”既肯定新局面,又指出谋略尚需完善,为“算人物、须还羊杜”铺垫,以晋代名将羊祜、杜预比易子炎,期许其成为治边贤才。“玉帐筹边机会好,把规模、赶出中原去”将视野拓展至收复中原,“玉帐筹边”写军帐谋划,“赶出中原去”直抒收复之志,气势雄健。“天下事,书生做”以斩钉截铁之语收束,将报国理想归于书生之肩,尽显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
上一篇:宋·姚勉《雪中雪坡十忆》
下一篇:宋·姚勉《和松窗主人荐墨客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