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īn
láng
·
·
sòng
yán
yùn
gàn
zhī
rèn

朝代:宋作者:姚勉浏览量:1
lěng
yǎn
sān
biān
chù
shè
rén
shuǐ
bīn
yuè
shàng
jīng
西
sān
guó
yīng
xióng
qiān
zǎi
xíng
shèng
rán
zhè
xūn
xiàng
shuí
fēn
xiù
hàn
lín
fēng
yuè
shǒu
fáng
fēng
hán
tán
xiào
xiá
shī
yín
xiàn
shān
zǎi
rén
xìng
jīn
jiǎn
chú
jīng
sǎo
qīng
biāo
huàn
dōng
nán
xīn
miàn
zhèng
qiàn
shí
fēn
zhuó
shù
suàn
rén
hái
yáng
zhàng
chóu
biān
huì
hǎo
guī
gǎn
chū
zhōng
yuán
tiān
xià
shì
shū
shēng
zuò

译文

以冷峻目光审视边疆局势。欣喜的是您、在水滨策马奔腾,奔赴上京西路。三国英雄已逝去千年,如今边关要塞依旧如往昔模样。可这建立功勋的大业、该托付给何人呢。您身怀如翰林学士般能写风月佳篇的文才妙手,不妨、也全力在风寒边关守护边疆。在谈笑闲暇时,还能对着敌虏吟诗。岘山好几载无人重视。幸而到如今、铲除了荆棘,扫清了狂风迷雾。换来了东南地区的新局面,只是还缺少十分完善的谋略规划。要论能堪当此任的人物、还得是像羊祜、杜预那样的贤臣。您在军帐中筹划边事的机会正好,要把恢复中原的规模、全力驱逐出中原大地。这平定天下的大事,就靠我们文人官员来担当去做。

逐句剖析

"冷眼三边处":以冷峻目光审视边疆局势。

"喜舍人、":欣喜的是您、

"水滨跃马":在水滨策马奔腾,

"上京西路":奔赴上京西路。

"三国英雄千载矣":三国英雄已逝去千年,

"形胜依然如故":如今边关要塞依旧如往昔模样。

# 形:一作开。

"这勋业、":可这建立功勋的大业、

"向谁分付":该托付给何人呢。

"袖里翰林风月手":您身怀如翰林学士般能写风月佳篇的文才妙手,

"也何妨、":不妨、

"戮力风寒护":也全力在风寒边关守护边疆。

# 风寒:一作风云。

"谈笑暇":在谈笑闲暇时,

"诗吟虏":还能对着敌虏吟诗。

"岘山几载无人顾":岘山好几载无人重视。

"幸如今、":幸而到如今、

"翦除荆棘":铲除了荆棘,

# 翦:一作剪。

"扫清飙雾":扫清了狂风迷雾。

"换得东南新局面":换来了东南地区的新局面,

"政欠十分著数":只是还缺少十分完善的谋略规划。

"算人物、":要论能堪当此任的人物、

"须还羊杜":还得是像羊祜、杜预那样的贤臣。

"玉帐筹边机会好":您在军帐中筹划边事的机会正好,

"把规模、":要把恢复中原的规模、

"赶出中原去":全力驱逐出中原大地。

# 赶:一作趱。

"天下事":这平定天下的大事,

"书生做":就靠我们文人官员来担当去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贺新郎·送易子炎运干之任》是宋代诗人姚勉创作的送别词。此词以慷慨激昂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对友人易子炎赴任上京西路的期许与鼓励。上片借“三边”“三国英雄”等意象,既点明边疆局势,又以历史英雄自勉,鼓励友人以文才兼济边疆,在谈笑间抗御外敌;下片以“岘山”典故暗喻边疆此前的荒废,庆幸如今局势好转,更以“羊杜”比友人,寄望其在军帐中筹划收复中原的大计,尽显“天下事,书生做”的豪迈情怀。全词融写景、用典、抒情于一体,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以雄健的笔力传递出收复失地的壮志与对书生报国的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姚勉(1216~1262),南宋文学家。原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雪坡。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人。宝祐元年进士第一,历任平江节度判官、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因指斥权臣而两度免职。其诗文辞典雅,韵律优美,慷慨豪壮。其文则以磊落畅达、文辞犀利、论理透彻见长。著有《雪坡姚舍人文集》《雪坡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冷眼三边处。喜舍人、水滨跃马,上京西路”以冷峻视角切入边疆局势,“喜”字转折,凸显对易子炎奔赴上京西路任职的欣喜,“水滨跃马”的动态画面,勾勒出友人赴任的英武姿态。“三国英雄千载矣,形胜依然如故”将当下边关与千载前的三国英雄并置,既叹英雄已逝,又言关塞依旧,为“这勋业、向谁分付”的设问埋下伏笔,暗指友人当承续历史功勋。“袖里翰林风月手,也何妨、戮力风寒护”以“翰林风月手”赞友人文才,又以“戮力风寒护”劝其兼济武略,呼应边疆守护之责,“谈笑暇,诗吟虏”更以从容气度,展现抗敌与文兴兼具的理想状态,将文才与武功巧妙融合。下片“岘山几载无人顾。幸如今、翦除荆棘,扫清飙雾”以“岘山”代指边疆,言其久被忽视,“幸如今”转折,称许当下对边患的整治,“翦除荆棘”“扫清飙雾”以比喻手法,写局势由乱转治。“换得东南新局面,政欠十分著数”既肯定新局面,又指出谋略尚需完善,为“算人物、须还羊杜”铺垫,以晋代名将羊祜、杜预比易子炎,期许其成为治边贤才。“玉帐筹边机会好,把规模、赶出中原去”将视野拓展至收复中原,“玉帐筹边”写军帐谋划,“赶出中原去”直抒收复之志,气势雄健。“天下事,书生做”以斩钉截铁之语收束,将报国理想归于书生之肩,尽显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姚勉《雪中雪坡十忆》

下一篇:宋·姚勉《和松窗主人荐墨客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