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ǔ
shāo
qīng
·
·
西

朝代:宋作者:姚勉浏览量:1
cháng
西
shuǐ
guāng
shān
nóng
dàn
xiāng
fēng
lóu
qián
yǒng
jīn
mén
wài
mǎi
chuán
ér
ér
jīn
yòu
shì
chūn
shí
qīng
mèng
zhǐ
shān
shī
绿
gài
róng
qīng
yáng
liǔ
hǎo
zài

译文

常常回忆起那美丽的西湖,湖水波光粼粼,山峦景色秀丽,无论浓妆还是淡抹都那么适宜,恰到好处。在丰乐楼的前面,涌金门外,租上一艘小船。如今又到了春天的时节。只能在清雅的梦境中,到孤山去吟诗赋词。那碧绿如伞盖般的荷叶衬托着娇艳的荷花,那如青丝般的细长柳枝随风摇曳。想必那苏堤的景色依然美好吧。

逐句剖析

"长记西湖":常常回忆起那美丽的西湖,

"水光山色":湖水波光粼粼,山峦景色秀丽,

"浓淡相宜":无论浓妆还是淡抹都那么适宜,恰到好处。

"丰乐楼前":在丰乐楼的前面,

"涌金门外":涌金门外,

"买个船儿":租上一艘小船。

"而今又是春时":如今又到了春天的时节。

"清梦只、":只能在清雅的梦境中,

"孤山赋诗":到孤山去吟诗赋词。

"绿盖芙蓉":那碧绿如伞盖般的荷叶衬托着娇艳的荷花,

"青丝杨柳":那如青丝般的细长柳枝随风摇曳。

"好在苏堤":想必那苏堤的景色依然美好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柳梢青·忆西湖》是宋代词人姚勉创作的词作。此词上阕追忆往昔西湖之游,“长记西湖,水光山色,浓淡相宜”直抒对西湖风光的深刻印象,以简洁之笔勾勒出西湖景色如诗如画的特质;“丰乐楼前,涌金门外,买个船儿”,具体描绘曾经在西湖游玩时于丰乐楼、涌金门外乘船游览的惬意场景。下阕写当下春时,“而今又是春时。清梦只、孤山赋诗”,点明时间,以“清梦”“赋诗”表达对西湖的深切思念;“绿盖芙蓉,青丝杨柳,好在苏堤”,则选取芙蓉、杨柳、苏堤等西湖典型景物,生动展现西湖春日的优美景致。全词以自然流畅的语言,细腻地描绘出西湖的秀丽风光,抒发了词人对西湖的喜爱与怀念之情,意境优美,情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姚勉(1216~1262),南宋文学家。原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雪坡。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人。宝祐元年进士第一,历任平江节度判官、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因指斥权臣而两度免职。其诗文辞典雅,韵律优美,慷慨豪壮。其文则以磊落畅达、文辞犀利、论理透彻见长。著有《雪坡姚舍人文集》《雪坡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长记西湖,水光山色,浓淡相宜”,开篇直抒胸臆,“长记”二字凸显出词人对西湖印象之深刻,“水光山色,浓淡相宜”则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概括出西湖景色的独特之美,如诗如画,让人联想到苏轼笔下“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神韵。“丰乐楼前,涌金门外,买个船儿”,这三句进一步细化回忆,具体到西湖边的丰乐楼和涌金门外,描绘出词人曾经在那里买船游湖的惬意场景,将读者带入到一种悠然闲适的氛围中,让人仿佛看到词人泛舟西湖,欣赏湖光山色的情景。下片:“而今又是春时”,点明当下的时间,春天是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季节,也暗示着西湖此时又是一番美好的景象。然而,词人却只能在“清梦”中与西湖相见,“清梦只、孤山赋诗”,在梦中,词人来到孤山,想要赋诗一首,表达对西湖的思念之情,一个“只”字,流露出词人现实中无法亲临西湖的遗憾与落寞。“绿盖芙蓉,青丝杨柳,好在苏堤”,结尾三句选取了西湖中典型的景物,“绿盖芙蓉”描绘出荷花盛开的美景,“青丝杨柳”则展现出湖边杨柳依依的姿态,而“苏堤”更是西湖的标志性景点,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西湖春景图,既回应了上片对西湖的回忆,又进一步强化了词人对西湖的喜爱与眷恋之情,同时,“好在”二字也蕴含着词人对西湖美景依然存在的欣慰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姚勉《声声慢·和徐同年梅》

下一篇:宋·姚勉《贺新郎·忆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