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íng
chàng
xiè
ēn

朝代:宋作者:姚勉浏览量:1
zhě
páo
huáng
yǎn
lín
xuān
bān
tóu
lǐng
zhòng
xiān
yún
chéng
jīn
diàn
殿
shēng
léi
rào
chú
tiān
róng
gǎn
jīn
shí
wéi
zhī
xué
shèng
xián
shēn
zhòng
jūn
ēn
bào
fēng
cǎo
jìn
xuě
sōng
jiān

译文

身着赭色官袍、头戴黄屋冠冕庄重地临近轩廊,独自站在朝班首位引领众官员。五色祥云伴随着金殿上的日光,一声雷响环绕着玉阶之上的天空。虚浮的荣耀怎敢夸耀科举功名,踏实做事只知道学习圣贤之道。君主的恩情深厚难以报答,就像疾风中的劲草、雪中的松柏一样坚定。

逐句剖析

"赭袍黄屋俨临轩":身着赭色官袍、头戴黄屋冠冕庄重地临近轩廊,

"独立班头领众仙":独自站在朝班首位引领众官员。

"五色云乘金殿日":五色祥云伴随着金殿上的日光,

"一声雷绕玉除天":一声雷响环绕着玉阶之上的天空。

"浮荣何敢矜科第":虚浮的荣耀怎敢夸耀科举功名,

"实地惟知学圣贤":踏实做事只知道学习圣贤之道。

"深重君恩无以报":君主的恩情深厚难以报答,

"疾风草劲雪松坚":就像疾风中的劲草、雪中的松柏一样坚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廷唱谢恩》是南宋诗人姚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生动地描绘出诗人身着华丽的官服,在朝堂上庄重威严的形象,展现出其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颔联以五色云和雷声来烘托朝廷的威严和神圣,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颈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虚浮荣耀的不屑,强调踏实学习圣贤之道的重要性,体现了他的谦逊和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尾联诗人抒发了对君主恩情的感激之情,以疾风中的劲草和雪中的松柏来比喻自己坚定的报恩之心,表达了他对君主的忠诚和感恩。整首诗通过对朝廷场景的描绘和自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朝廷中的形象和他对道德、恩情的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姚勉(1216~1262),南宋文学家。原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雪坡。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人。宝祐元年进士第一,历任平江节度判官、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因指斥权臣而两度免职。其诗文辞典雅,韵律优美,慷慨豪壮。其文则以磊落畅达、文辞犀利、论理透彻见长。著有《雪坡姚舍人文集》《雪坡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赭袍黄屋俨临轩,独立班头领众仙”,描绘诗人在朝堂上的威严形象。“赭袍黄屋”描绘出诗人身着尊贵华丽的服饰,“俨临轩”体现出其庄重严肃的姿态,“独立班头”突出了其在朝班中的引领地位,展现出诗人在朝廷中的重要形象和威严气质。颔联“五色云乘金殿日,一声雷绕玉除天”,运用象征和夸张手法烘托朝廷氛围。“五色云”和“金殿日”象征着朝廷的祥瑞和光明,“一声雷”和“玉除天”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暗示朝廷的威严和神圣,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颈联“浮荣何敢矜科第,实地惟知学圣贤”,表达诗人对虚浮荣耀的态度和对道德修养的重视。“浮荣”指虚浮的荣耀,“矜科第”表示夸耀科举功名,诗人明确表示不看重这些虚浮的东西,而是专注于学习圣贤之道,体现出他的谦逊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尾联“深重君恩无以报,疾风草劲雪松坚”,抒发诗人对君主恩情的感激和报恩的决心。“深重君恩”强调了君主恩情的深厚,“无以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激和无奈,“疾风草劲雪松坚”以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会像疾风中的劲草和雪中的松柏一样坚定地报恩,体现了诗人对君主的忠诚和坚定的决心。整首诗通过对朝堂场景的描绘、自身态度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朝廷中的形象、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君主恩情的感激与忠诚。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姚勉《溪山堂玩月》

下一篇:宋·姚勉《题严子陵钓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