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无处著瞿昙":在四面八方都没有地方可以安置佛陀(瞿昙是佛陀的姓氏),
"百合中间寄一龛":于是在百花的中间安置了一个佛龛。
"满挹酒浆供里北":满满地舀取酒浆来供奉北方的神灵,
"平量风月借和南":平等地衡量风月来向南方致意。
"腰如可折岂徒五":如果腰可以折断哪里只是折五次,
"涎若果流何待三":如果口水真的流下来又何必要等三次。
"更喜小窗能就拱":更加喜爱小窗能够靠近(某种事物,可能是前文提到的佛龛等)拱卫,
"夜寒江静著山函":夜晚寒冷江水寂静包裹着山峦。
南宋诗人
华岳(?~1221?),南宋诗人。字子西,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贵池(今属安徽)人。初为武学生,轻财好侠。开禧元年上书谏北伐、请诛韩侂胄等,被贬建宁。嘉定武进士,官至殿前司同正将。华岳的诗多抒写遭受迫害的愤慨不平,诗风粗豪使气,略无忌讳。部分描写农村风光及风土人情之作,清新自然、明丽可喜,颇有生活气息。其写景诗时用浓墨重彩,也有特色。但绝句喜用数字作对,稍嫌落套。主要作品有《狱中作》《诉董寺丞》《田家十绝》《新市杂咏十首》等。著有《翠微南征录》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描绘了在百花中间安置佛龛的情景。“八方无处著瞿昙”暗示了在广阔的世界中难以找到合适的精神寄托之处,而“百合中间寄一龛”则体现出诗人在自然与美好中寻找精神归宿的努力。这一行为既表现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又带有一种在平凡中寻找神圣的意味,为全诗奠定了禅意和宁静的基调。颔联通过具体的行为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活态度。“满挹酒浆供里北”将饮酒这一世俗行为与对北方神灵的供奉相结合,体现出一种随性而又带有敬畏的态度。“平量风月借和南”则把欣赏风月与向南方致意的仪式感相融合,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尊重。这两句诗将世俗与精神、自然与人文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丰富了诗歌的内涵。颈联化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不轻易动摇的态度。“腰如可折岂徒五”可能化用了“威武不能屈”的典故,强调即使面临困难和压力,也不会轻易屈服。“涎若果流何待三”可能化用了与欲望相关的典故,表明诗人不会被欲望所左右。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的高尚品格和精神追求,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尾联描绘了夜晚小窗、寒江、山峦的宁静画面。“更喜小窗能就拱”表现出诗人对这种宁静环境的喜爱和享受,“夜寒江静著山函”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悠远的意境。这一画面不仅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