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èng
zhòng
bié
hòu
jiàn
yùn

朝代:宋作者:舒岳祥浏览量:1
tóng
tīng
jīng
shè
duì
chuáng
zhuó
西
tiān
qián
shén
néng
shǐ
使
guǐ
zhǐ
jiǔ
shèng
táo
chán
zuò
wén
shǎo
chèn
zhòng
xué
shí
yǒu
nián
dòng
è
饿
shēng
zhǐ
bǎi
suì
shēng
míng
zài
hòu
lái
chuán

译文

我们曾同宿书斋共听夜雨敲打床沿,如今追忆起西湖上共乘一叶小舟的碧水蓝天。何须靠钱财驱使鬼神效力,只需与酒中圣贤共醉,或逃遁世务、参禅悟道。写作从来少有称心之作,钻研学问何时才能迎来硕果累累之年。即便一生饱受冻饿之苦不过短短百年,声名功业定要留待后世流传。

逐句剖析

"同听精舍对床雨":我们曾同宿书斋共听夜雨敲打床沿,

"忆著西湖一舸天":如今追忆起西湖上共乘一叶小舟的碧水蓝天。

"何必钱神能使鬼":何须靠钱财驱使鬼神效力,

"只须酒圣与逃禅":只需与酒中圣贤共醉,或逃遁世务、参禅悟道。

"作文自昔少称意":写作从来少有称心之作,

"种学何时大有年":钻研学问何时才能迎来硕果累累之年。

"冻饿一生只百岁":即便一生饱受冻饿之苦不过短短百年,

"声名须在后来传":声名功业定要留待后世流传。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次正仲别后见寄韵》是宋代舒岳祥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重现二人书斋夜话、西湖泛舟的知己之乐,暗含苏轼“夜雨对床”的典故,凸显深厚情谊与宋亡后的故国之思;颔联直斥金钱万能的社会风气,主张以酒避俗、借禅超脱,彰显遗民文人拒仕元朝的气节;颈联自陈文章难惬心意、学问未成硕果的困境,却暗藏对学术理想的执着追求;尾联在“冻饿一生”的困顿中升华出“声名须在后来传”的豁达哲思。全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而意境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永嘉文派代表人物

舒岳祥(1218~1298?),南宋诗人。字舜侯,一字景薛,人称阆风先生,台州宁海(今属浙江)人。宝祐进士,授奉化尉,终承直郎。宋亡不仕,讲学以终。舒岳祥是南宋永嘉文派发展到晚期时的代表。其诗自然流畅,清新恬淡,颇具陶渊明诗之神韵,但因为身遭亡国之痛,亦不乏慷慨悲歌之作。著有《史述》《汉砭》《三史纂言》等,诗文集盖总名《阆风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同听精舍对床雨,忆著西湖一舸天”以对仗工整的回忆开篇:上句追昔日在书院对床听雨的文友切磋之乐,下句转写泛舟西湖的逍遥之景,“同听”“忆著”自然串联往昔场景,奠定怀友基调。颔联​​“何必钱神能使鬼,只须酒圣与逃禅”批判功利世俗,直言无需“钱神使鬼”的虚妄,标举“酒圣逃禅”的双关化表达——既指借酒避世,亦含禅悟超脱,彰显宋遗民淡泊名利、坚守精神自由的风骨。​​颈联“作文自昔少称意,种学何时大有年”以“作文少称意”自剖创作困境,“种学大有年”则用农耕隐喻学问耕耘,反问中透露出对学术未成的焦虑与对厚积薄发的期待,体现文人“立言”使命的执着。​​尾联“冻饿一生只百岁,声名须在后来传”以冷峻笔调收束:前句直面一生困厄的现实(“冻饿”写生计艰难,“只百岁”叹人生短暂),后句却陡然振起,以“须在”的斩钉截铁,宣告对身后文名传世的坚定信念,在悲凉底色中迸发孤高气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舒岳祥《和用之题剡雪》

下一篇:宋·舒岳祥《少师丞相国公西磵先生挽歌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