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一株红胜烛":有一株山茶花,颜色红得胜过蜡烛,
"旋落旋开相陆续":花朵刚落下,又相继不断地开放。
"朱霞散射晓霏晴":如同朱红色的云霞在清晨的雾气中散射开来,
"熠熠林光映幽谷":山林中闪耀的光芒映照在幽静的山谷。
"雪中见此朱砂杯":在雪中看到这像朱砂杯一样的山茶花,
"道人无情还悦目":即使是无情的道人见了也觉得赏心悦目。
"端正浓妆不逞妖":山茶花端庄浓艳的妆容却不显得妖媚,
"处女頩然在幽独":如同处女般羞涩地独自在幽静处。
"有时脱蒂响苍苔":有时候花蒂脱落,落在苍苔上发出声响,
"不作他花飞片逐":不像其他花那样花瓣随风飘散。
"剑南樵叟设色时":剑南的樵夫描绘山茶花颜色的时候,
"就掌调丹贵匀熟":在手掌上调和红色颜料,注重调配得均匀成熟。
"花容肉色两相宜":山茶花的容颜和它的色泽相互映衬十分适宜,
"肌理细腻端不俗":它的质地细腻,确实不同凡俗。
"画犹如此况天生":画中的山茶花尚且如此,何况天生的山茶花,
"谓花无韵评未足":说山茶花没有韵味,这样的评价是不恰当的。
# 未:一作示。
"白茶虽白太清癯":白茶虽然洁白,却太过清瘦,
"何惜深红著深绿":红山茶花深红与深绿的搭配多么值得珍惜。
南宋诗人,永嘉文派代表人物
舒岳祥(1218~1298?),南宋诗人。字舜侯,一字景薛,人称阆风先生,台州宁海(今属浙江)人。宝祐进士,授奉化尉,终承直郎。宋亡不仕,讲学以终。舒岳祥是南宋永嘉文派发展到晚期时的代表。其诗自然流畅,清新恬淡,颇具陶渊明诗之神韵,但因为身遭亡国之痛,亦不乏慷慨悲歌之作。著有《史述》《汉砭》《三史纂言》等,诗文集盖总名《阆风集》。
1. 分段赏析
开篇至“熠熠林光映幽谷”:描绘庵中红山茶树,花朵比蜡烛还红,花开花落交替不断。清晨如朱霞散射,在幽谷中闪耀光芒,从整体上展现山茶花的艳丽和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其在幽谷中独特的美感。“雪中见此朱砂杯”至“不作他花飞片逐”:写在雪中看到山茶花像朱砂杯一样,即使道人无情也为之悦目。以处女作比,赞其端庄不妖,且落花时不随他花飞散,突出山茶花的高洁品质和与众不同的落英姿态。“剑南樵叟设色时”至“肌理细腻端不俗”:通过假设剑南樵叟为山茶花设色,强调山茶花的色彩和形态犹如精心调配,花容与肉色相宜,肌理细腻不俗,进一步赞美山茶花的美丽与高雅。“画犹如此况天生,谓花无韵评未足”:画中花尚且如此动人,何况是自然生长的真花?若说它无韵味,实在是评价不当。此句由画到真,升华对山茶的赞美,强调其内在气韵。最后两句“白茶虽白太清癯,何惜深红著深绿”:将白茶与红山茶花对比,认为白茶过于清瘦,而红山茶花深红与深绿搭配相得益彰,再次突出红山茶花色彩艳丽,强化诗人对红山茶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上一篇:宋·舒岳祥《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