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òng
shī

朝代:宋作者:舒岳祥浏览量:1
shēn
xīn
jiāo
ān
líng
fēng
jiǔ
xiāo
xián
rén
suí
chūn
lǎo
lán
huā
xiàng
zhōng
xiāo
bìng
niè
huó
shū
bǎn
tóng
dǐng
léi
chuí
dào
yào
piáo
shàn
xuè
ǒu
rán
chéng
cóng
tán
liáo
yǒng
jīn
zhāo

译文

我的身体和心灵就像被束缚住的芭蕉一样,怎样才能乘风直上,游历九霄。幽居在家的人随着春天的离去而渐渐老去,倚靠栏杆,看到花儿在雨中逐渐凋零。生病松动的牙齿如同活动的书板般摇晃不稳,小孩头顶瘦弱低垂,歪斜着药瓢。偶尔开开玩笑,竟成了诗句,随意闲谈姑且以此度过今日。

逐句剖析

"身心自缚似芭蕉":我的身体和心灵就像被束缚住的芭蕉一样,

"安得凌风历九霄":怎样才能乘风直上,游历九霄。

"闲户人随春去老":幽居在家的人随着春天的离去而渐渐老去,

"倚阑花向雨中消":倚靠栏杆,看到花儿在雨中逐渐凋零。

"病牙臲卼活书板":生病松动的牙齿如同活动的书板般摇晃不稳,

"童顶羸垂倒药瓢":小孩头顶瘦弱低垂,歪斜着药瓢。

"善谑偶然成句子":偶尔开开玩笑,竟成了诗句,

"丛谈聊以永今朝":随意闲谈姑且以此度过今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苦牙动诗》是宋代舒岳祥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围绕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与生活状态的描述,诗人先是以“身心自缚似芭蕉”感叹自身如被束缚般不自由,渴望“凌风历九霄”;接着借“春去老”“花中消”抒发时光流逝之叹;再通过“病牙”“羸垂”刻画病痛缠身的生活实态;最后以“善谑成句”“丛谈永朝”展现自我排遣的生活方式。该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生动展现了诗人困窘的生活处境与复杂的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巧妙的修辞,将生活中的苦涩与豁达交织呈现。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永嘉文派代表人物

舒岳祥(1218~1298?),南宋诗人。字舜侯,一字景薛,人称阆风先生,台州宁海(今属浙江)人。宝祐进士,授奉化尉,终承直郎。宋亡不仕,讲学以终。舒岳祥是南宋永嘉文派发展到晚期时的代表。其诗自然流畅,清新恬淡,颇具陶渊明诗之神韵,但因为身遭亡国之痛,亦不乏慷慨悲歌之作。著有《史述》《汉砭》《三史纂言》等,诗文集盖总名《阆风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身心自缚似芭蕉,安得凌风历九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身心比作被束缚的芭蕉,生动地展现出诗人内心受困、不得自由的状态,“安得凌风历九霄”以反问的语气,强烈地表达出诗人渴望摆脱束缚、翱翔天际的向往之情,奠定了全诗感慨自身境遇的基调。颔联“闲户人随春去老,倚阑花向雨中消”,通过对仗的句式,描绘出两幅画面,一是幽居之人随着春天的流逝渐渐老去,二是倚靠栏杆看到花儿在雨中凋零,借景抒情,将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寄托于春去、花消的自然景象之中,情景交融,韵味悠长。颈联“病牙臲卼活书板,童顶羸垂倒药瓢”,运用奇特的比喻,把松动的病牙比作活动的书板,将小孩瘦弱低垂的头顶与歪斜的药瓢相联系,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诗人自身病痛缠身以及生活的艰辛状态,以极为形象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尾联“善谑偶然成句子,丛谈聊以永今朝”,看似以轻松诙谐的口吻道出偶然间以玩笑戏谑之语写成诗句,闲谈中打发今日时光,实则在这种豁达的表象下,暗含着诗人面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自我排遣,使诗歌情感更加复杂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舒岳祥《题李唐松月》

下一篇:宋·舒岳祥《十月初三日追记丙子岁以此日风寻中度平坑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