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以冬菊为兄寿":十二弟你用冬菊盆栽为我祝寿,
"临风多情为三嗅":我迎着风饱含深情地多次轻嗅菊花。
"煌煌金碗覆金柈":那菊花就像辉煌的金碗覆盖在金盘之上,
"葱管玲珑明艳透":中间葱管般的花蕊玲珑剔透,明艳照人。
"重阳曾见金佛头":重阳时曾见过如同金佛头般的菊花,
"顶似旋螺踊泡沤":花顶好似旋转的海螺,涌起的水泡。
"别有一种金荔子":还有一种别样的“金荔子”菊花,
"心中簇簇高堆起":花心部分高高地簇拥堆起。
"此时众菊争纷敷":此时众多菊花正竞相开放,
"二品于中亦自殊":这两种菊花在其中也显得格外不同。
"况此千林骨立后":更何况这是在千树万木都只剩枝干的时候,
"何从得此金覆盂":从哪里能得到这如金碗倒扣般的菊花呢。
"从来菊号霜下杰":向来菊花被称为霜下豪杰,
"今当唤作雪中英":如今应当把它唤作雪中英雄。
"雪中松柏不若汝刚贞":雪中的松柏都不如你这般刚正坚贞,
"孔云后凋特晚耳":孔子说松柏后凋零也只是晚一些罢了,
"冬岭落毛钗乱横":到了冬天山岭上的松柏也会落叶,如同发钗横七竖八地散落。
"水仙山矾何足道":水仙和山矾又哪里值得一提,
"此花便是梅花兄":这种花简直就是梅花的兄长。
南宋诗人,永嘉文派代表人物
舒岳祥(1218~1298?),南宋诗人。字舜侯,一字景薛,人称阆风先生,台州宁海(今属浙江)人。宝祐进士,授奉化尉,终承直郎。宋亡不仕,讲学以终。舒岳祥是南宋永嘉文派发展到晚期时的代表。其诗自然流畅,清新恬淡,颇具陶渊明诗之神韵,但因为身遭亡国之痛,亦不乏慷慨悲歌之作。著有《史述》《汉砭》《三史纂言》等,诗文集盖总名《阆风集》。
1. 分段赏析
“弟以冬菊为兄寿,临风多情为三嗅。”诗的开头直接说明弟弟以冬菊为自己祝寿,诗人在风中饱含深情地多次轻嗅菊花。此句既交代了事件背景,又营造出温馨的氛围,展现出兄弟间深厚的情谊,同时“临风多情”也流露出诗人对冬菊的喜爱。“煌煌金碗覆金柈,葱管玲珑明艳透。”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绘冬菊的外形,将其比作金光闪耀的金碗覆盖在金盘之上,突出花朵色泽的金黄灿烂;又说它的中心如葱管般玲珑剔透,且明艳动人,从整体到细节,细腻地刻画出冬菊独特而美丽的形态。“重阳曾见金佛头,顶似旋螺踊泡沤。别有一种金荔子,心中簇簇高堆起。此时众菊争纷敷,二品于中亦自殊。”诗人回忆重阳所见的菊花,如同“金佛头”般的形态,与眼前冬菊作对比。特别指出冬菊像“金荔子”,花心中簇簇高堆,在众多争艳的菊花中显得与众不同,进一步强调了冬菊的独特之处,也表明诗人对冬菊的观察细致入微。“况此千林骨立后,何从得此金覆盂。”在千林树木凋零、一片萧索之后,能看到如此金黄如覆盂的冬菊,实属难得。此句通过描绘冬日环境的恶劣,衬托出冬菊的珍贵,也暗示了冬菊不畏严寒的品质。“从来菊号霜下杰,今当唤作雪中英。”诗人认为以往菊花被称为霜下的豪杰,而眼前的冬菊在雪中绽放,更应被称作“雪中英”,直接表达对冬菊傲雪绽放品质的赞美,升华了冬菊的形象。“雪中松柏不若汝刚贞,孔云后凋特晚耳,冬岭落毛钗乱横。水仙山矾何足道,此花便是梅花兄。”诗人将冬菊与雪中松柏相比,认为松柏虽有坚韧之名,但冬菊的刚贞更胜一筹;又将冬菊与水仙、山矾对比,认为它们无法与冬菊相提并论,甚至说冬菊可与梅花称兄,通过与多种植物的类比,从侧面进一步强化了冬菊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出诗人对冬菊的高度赞赏与推崇。
上一篇:宋·舒岳祥《天门杂咏》
下一篇:宋·舒岳祥《踏莎偶成三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