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áng
yuān
shuǐ
西
gǎo

朝代:宋作者:舒岳祥浏览量:1
yǒu
wǎn
wēi
cáng
zhī
píng
dàn
jiān
xiǎng
yùn
hǎo
róng
yán
rén
hǎn
bào
xiáng
huǎn
xīn
xián
zhī
yòng
wǎn
táo
wéi
hái
jìng
jìng
róu
juān
wán
zuò
shǐ
使
tīng
zhě
xīn
yōu
rán
qiě
ān
lái
suǒ
yán
píng
chá
pǐn
shuǐ
shì
zài
shé
duān
hái
yǒu
fēn
bié
fǒu
guī
hóng
鸿
yuǎn
tiān

译文

你有委婉精妙的词句,隐藏在平淡的语言之间。想来你没有恼怒的神色,面容上满是和乐喜悦。善良的人很少有暴戾之气,安详舒缓内心自然闲适。我明白你的用意,是想追仿陶渊明、韦应物的诗风。想用宁静平息纷争,想用柔和感化顽固。能让听的人内心,悠然平和又安宁。你过来向我索要评语,我对你却没什么话说。品评茶味和泉水,这种事全在舌尖的感受。还存在什么分别吗,归去的鸿雁消失在遥远的天际。

逐句剖析

"子有婉微句":你有委婉精妙的词句,

"藏之平淡间":隐藏在平淡的语言之间。

"想子无愠色":想来你没有恼怒的神色,

"熙熙好容颜":面容上满是和乐喜悦。

"吉人罕暴戾":善良的人很少有暴戾之气,

"详缓心自闲":安详舒缓内心自然闲适。

"吾知子用意":我明白你的用意,

"欲挽陶韦还":是想追仿陶渊明、韦应物的诗风。

"欲以静息竞":想用宁静平息纷争,

"欲以柔镌顽":想用柔和感化顽固。

"坐使听者心":能让听的人内心,

"悠然和且安":悠然平和又安宁。

"子来索我语":你过来向我索要评语,

"我与子无言":我对你却没什么话说。

"评茶及品水":品评茶味和泉水,

"此事在舌端":这种事全在舌尖的感受。

"还有分别否":还存在什么分别吗,

"归鸿没远天":归去的鸿雁消失在遥远的天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王德渊水西藁》是宋代舒岳祥的一首五言排律。诗中称赞对方诗句委婉精妙,藏于平淡之中,描绘出对方和乐的容颜与安详闲适的心境,体现出其如吉人般无暴戾之气的品性。还点出对方追仿陶韦诗风,想用宁静平息纷争、以柔和感化顽固,能让听者内心平和安宁。最后以评茶品水、归鸿没天等场景,传递出一种淡然无别的心境,语言质朴却蕴含深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永嘉文派代表人物

舒岳祥(1218~1298?),南宋诗人。字舜侯,一字景薛,人称阆风先生,台州宁海(今属浙江)人。宝祐进士,授奉化尉,终承直郎。宋亡不仕,讲学以终。舒岳祥是南宋永嘉文派发展到晚期时的代表。其诗自然流畅,清新恬淡,颇具陶渊明诗之神韵,但因为身遭亡国之痛,亦不乏慷慨悲歌之作。著有《史述》《汉砭》《三史纂言》等,诗文集盖总名《阆风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子有婉微句,藏之平淡间”,“婉微句”直接点明对方诗句的委婉精妙,“藏之平淡间”则写出这些精妙之处蕴含在朴素的语言中,不事雕琢却自有深意,既称赞了对方的诗风,又体现出平淡中见真味的艺术境界,语言简洁却精准。“想子无愠色,熙熙好容颜”,“想”字表明是诗人的想象,“无愠色”写出对方没有恼怒的神色,“熙熙好容颜”描绘出其和乐喜悦的面容,通过对神态的刻画,展现出对方平和开朗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美好品性的欣赏。“吉人罕暴戾,详缓心自闲”,“吉人罕暴戾”直接点出善良的人很少有暴戾之气,“详缓心自闲”则写出其安详舒缓的状态下内心自然闲适,从品性角度进一步刻画对方形象,将外在表现与内在心境相联系,凸显出其温润平和的特质。“吾知子用意,欲挽陶韦还”,“吾知”表明诗人对对方心意的理解,“欲挽陶韦还”点出对方想要追仿陶渊明、韦应物的诗风,“陶韦”代表着恬淡自然的田园诗风,此句既揭示了对方的创作追求,也暗示了其诗歌的艺术渊源。“欲以静息竞,欲以柔镌顽”,“欲以静息竞”写出对方想用宁静平息纷争的愿望,“欲以柔镌顽”则体现出想用柔和感化顽固的心意,两个“欲以”层层递进,展现出对方诗歌蕴含的平和力量与人文关怀,传递出对安宁和谐的向往。“坐使听者心,悠然和且安”,“坐使”二字凸显出对方诗歌的感染力,“听者心悠然和且安”描绘出聆听者内心悠然、平和安宁的状态,从侧面烘托出对方诗歌的艺术效果,体现出其作品能给人带来心灵的慰藉。“子来索我语,我与子无言”,“子来索我语”交代对方来求评语的情景,“我与子无言”则写出诗人没有过多言语,看似平淡的回应,实则可能是因为对方的品性与诗风已无需过多言说,默契尽在不言中,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评茶及品水,此事在舌端”,“评茶及品水”描绘出日常生活场景,“此事在舌端”表明品茶评水的滋味全凭舌尖感受,用生活化的场景传递出对细微体验的重视,语言质朴却贴近生活,富有烟火气。“还有分别否,归鸿没远天”,“还有分别否”以反问引发思考,打破世俗的分别之心,“归鸿没远天”描绘出鸿雁消失在遥远天际的景象,意境开阔悠远,传递出一种淡然无别的心境,收束全诗,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舒岳祥《观窗前月过有感》

下一篇:宋·舒岳祥《五月二十八日四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