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惟闻棠棣咏":自古以来只听闻有关棠棣的咏唱,
"后人多感紫荆回":后代之人大多为紫荆的复苏而感慨。
"固知天理随机触":本来就知道上天之理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触动人心,
"亦本诗人起兴来":也原本是诗人因物起兴而创作。
"枯条谁缀桃花米":枯枝上不知是谁点缀上了如桃花米般的,
"嫩蕊初挼撒酒媒":嫩蕊刚刚揉搓就如同撒下了酒曲的媒介。
"野老门前栽一树":一位老者在门前栽种了一棵紫荆树,
"才开桐角此花开":桐树刚结角的时候这紫荆花就开了。
南宋诗人,永嘉文派代表人物
舒岳祥(1218~1298?),南宋诗人。字舜侯,一字景薛,人称阆风先生,台州宁海(今属浙江)人。宝祐进士,授奉化尉,终承直郎。宋亡不仕,讲学以终。舒岳祥是南宋永嘉文派发展到晚期时的代表。其诗自然流畅,清新恬淡,颇具陶渊明诗之神韵,但因为身遭亡国之痛,亦不乏慷慨悲歌之作。著有《史述》《汉砭》《三史纂言》等,诗文集盖总名《阆风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自古惟闻棠棣咏,后人多感紫荆回”,诗人开篇从传统的棠棣之咏说起,人们自古以来熟知对棠棣的歌颂,然而紫荆花同样能让后人产生诸多感触。这一联通过将紫荆花与常见的被歌颂的棠棣对比,突出紫荆花独特的魅力,引发读者对紫荆花的好奇。颔联:“固知天理随机触,亦本诗人起兴来”,此联上升到对天理和诗歌创作的感悟。诗人认为自然天理常常在生活中不经意地触发,就像诗人借物起兴创作诗歌一样。这里将对紫荆花的感悟与更深刻的哲理联系起来,使诗歌内涵得以深化,展现出诗人从赏花中获得的对自然与文学关系的思考。颈联:“枯条谁缀桃花米,嫩蕊初挼撒酒媒”,诗人把笔触转向对紫荆花细致的描写。将紫荆花比作点缀在枯条上的“桃花米”,形象地展现了花朵小巧且排列在枝条上的模样;把嫩蕊比作刚揉搓过的“撒酒媒”,生动地描绘出嫩蕊的形态与质感,使读者能真切感受到紫荆花的独特之美,表达出诗人对紫荆花的赞美之情。尾联:“野老门前栽一树,才开桐角此花开”,描绘了乡村野老门前栽有紫荆花,且紫荆花与桐树开花时间的先后顺序。以这样一幅乡村常见的画面结尾,借景抒情,营造出宁静自然的乡村氛围,表达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时序的敏锐观察。
上一篇:宋·舒岳祥《琴旨》
下一篇:宋·舒岳祥《赠医博士范心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