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u
què
wéi
yáng
diāo
xué
shì

朝代:宋作者:郑獬浏览量:1
liǔ
chū
huáng
wèi
jiě
fēi
dōng
fēng
hái
shǎng
xīn
wéi
zòng
féng
chūn
chù
huā
shǎo
guò
jiāng
lái
jiǔ
bìng
píng
jiě
chóu
qīng
àn
qiū
niáng
néng
chàng
jīn
yáng
zhōu
èr
shí
qiáo
yuè
cháng
zuì
chéng
míng
yuè
guī

译文

柳叶刚刚泛黄,还未随风飘飞,东风轻拂,却与我此刻的赏心乐事相违。纵然身处春光里,可花期总是短暂难留,自从渡江而来,因饮酒过量引发的病痛也日渐减少。想起你如张衡般才华横溢,能酬答精妙诗篇,又似杜秋娘那样,能吟唱《缕金衣》般婉转的歌曲。扬州二十四桥的明月啊,我常常回忆起曾醉意朦胧,乘着明月光辉归去的时光。

逐句剖析

"柳叶初黄未解飞":柳叶刚刚泛黄,还未随风飘飞,

"东风还与赏心违":东风轻拂,却与我此刻的赏心乐事相违。

"纵逢春处花期少":纵然身处春光里,可花期总是短暂难留,

"自过江来酒病稀":自从渡江而来,因饮酒过量引发的病痛也日渐减少。

"平子解酬青玉案":想起你如张衡般才华横溢,能酬答精妙诗篇,

"秋娘能唱缕金衣":又似杜秋娘那样,能吟唱《缕金衣》般婉转的歌曲。

"扬州二十四桥月":扬州二十四桥的明月啊,

# 月:张本校:潘本作夜。

"长忆醉乘明月归":我常常回忆起曾醉意朦胧,乘着明月光辉归去的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舟次芜湖却寄维扬刁学士》是北宋诗人郑獬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两联写诗人舟行芜湖所见春景及自身感受,抒发不得赏春的遗憾与身体好转的欣慰;后两联追忆扬州生活,表达对扬州故人及往昔岁月的深切怀念。全诗情感真挚,将旅途心境与怀人之情自然融合,颇具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

郑獬(1022~1072),北宋文学家。字毅夫,一作义夫,安州安陆(今湖北)人。宋仁宗皇佑五年,状元及第。累迁知制诰,出知荆南。神宗初,拜翰林学士,为王安石所恶,出知杭州,徙青州,提举鸿庆宫。其文有豪气,议论精确,说话简明扼要。其诗有关怀民生疾苦之作,写景咏物诗则飘逸清新。代表作品有《田家》《春尽》《寄并州故人》等。著有《郧溪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柳叶初黄未解飞,东风还与赏心违”描绘了初春景象。柳叶刚刚泛黄还未飘飞,点明时节尚早,而“东风还与赏心违”,一个“违”字直接道出诗人的心境,尽管东风拂面,却与自己愉悦的心情相悖,暗示诗人此时内心惆怅,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纵逢春处花期少,自过江来酒病稀”承接首联的春景,进一步抒发感慨。即便身处春天,却花期短暂,暗含时光易逝之感;“自过江来酒病稀”,写自己渡江之后饮酒减少,酒病渐稀,委婉地表达出诗人因远离维扬,生活与心境发生变化,心中愁绪无法借酒排遣。颈联“平子解酬青玉案,秋娘能唱缕金衣”运用典故。“平子”指张衡,“青玉案”化用曹植《美女篇》“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等表达求贤若渴、怀才不遇之意;“秋娘”即杜秋娘,善唱《金缕衣》,劝人珍惜时光。诗人借此典故,回忆在维扬与刁学士等人宴饮唱和的美好时光,表现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尾联“扬州二十四桥月,长忆醉乘明月归”直抒胸臆。诗人直言长久地怀念扬州二十四桥的明月,怀念曾经醉后乘着月色归去的情景。“长忆”二字将对维扬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以充满诗意的画面收尾,余韵悠长,将诗人对维扬及友人刁学士的深切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郑獬《怀顾子惇》

下一篇:宋·郑獬《自天竺遇雨却回灵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