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ǎn
qíng

朝代:宋作者:郑獬浏览量:1
rén
jiān
jiǔ
yàn
zuì
kuài
shì
chū
qíng
zhòu
jiàn
lín
yǐng
wén
guī
yàn
shēng
qián
kūn
xǐng
ěr
liǎng
cōng
míng
yún
xiū
lái
tài
qīng

译文

世间的人们已经厌烦连绵的阴雨很久了,最让人畅快的就是雨后刚刚放晴的时候。突然看见碧绿的树林投下清晰的影子,高兴地听到北归大雁的鸣叫。天地万物仿佛一下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耳朵听得清楚,眼睛看得明亮,身心都觉清爽。捎句话给天上的浮云,不要来玷污这清朗的天空。

逐句剖析

"人间久厌雨":世间的人们已经厌烦连绵的阴雨很久了,

"最快是初晴":最让人畅快的就是雨后刚刚放晴的时候。

"骤见碧林影":突然看见碧绿的树林投下清晰的影子,

"喜闻归雁声":高兴地听到北归大雁的鸣叫。

"乾坤一苏醒":天地万物仿佛一下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耳目两聪明":耳朵听得清楚,眼睛看得明亮,身心都觉清爽。

"寄语浮云意":捎句话给天上的浮云,

"休来污太清":不要来玷污这清朗的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晚晴》是宋代郑獬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雨后初晴之景为题材,语言简洁自然。开篇直抒胸臆,写出人们对久雨初晴的喜爱;接着描绘碧林、归雁等晴日景物;再写天地苏醒、耳目清明的舒畅;最后寄语浮云勿污清朗。全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对晚晴景色的喜爱与喜悦之情,风格明快。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

郑獬(1022~1072),北宋文学家。字毅夫,一作义夫,安州安陆(今湖北)人。宋仁宗皇佑五年,状元及第。累迁知制诰,出知荆南。神宗初,拜翰林学士,为王安石所恶,出知杭州,徙青州,提举鸿庆宫。其文有豪气,议论精确,说话简明扼要。其诗有关怀民生疾苦之作,写景咏物诗则飘逸清新。代表作品有《田家》《春尽》《寄并州故人》等。著有《郧溪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人间久厌雨,最快是初晴”,开篇直抒胸臆,用“久厌雨”铺垫人们对雨天的厌倦,再以“最快”点出初晴时的喜悦,对比鲜明,直白地表达出对晴日的期盼与满足。颔联“骤见碧林影,喜闻归雁声”,转向初晴后的感官体验:突然看见碧绿的树林投下清晰的影子,欣喜地听到北归大雁的叫声。“骤见”“喜闻”呼应“初晴”,“碧林”的色彩与“归雁”的声音结合,让晴日的生机扑面而来。颈联“乾坤一苏醒,耳目两聪明”,由景物转向天地与自身:整个天地仿佛从沉睡中苏醒,耳朵和眼睛也变得清亮敏锐。以“苏醒”拟人化写天地,用“聪明”形容感官,将晴日带来的舒畅扩展到身心与天地的交融。尾联“寄语浮云意,休来污太清”,结尾以寄语的方式对浮云说话,叮嘱它不要玷污这清朗的天空。借对“浮云”的叮嘱,暗含对晴日美景的珍惜,让喜悦中多了一份对清朗的守护,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郑獬《寄长沙燕守度》

下一篇:宋·郑獬《过三十六洞》

猜你喜欢